卷二十六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一、学制、课程的变更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学制开始实行中学4年,师范5年,高小3年半。课程设修身、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图画。
民国初期,采用新编国民教科书。学制中、小学均为6年。
解放后,沿袭小学四二制、中学三三制。课程根据培养目标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几经改动。
幼儿园 1952年始称幼儿园,学制3年,设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6门课程。
小学 解放前设国语、算术、自然(高小)、历史、地理(高小)、体育、音乐、图画、公民、常识等课程。
1950年设语文(初小含常识)、算术(从四年级起含珠算)、自然(高小)、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等8科。每周教学时数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分别为24、25、29课时。1952年曾提出实行“五年一贯制”,后未执行。至1969年5月,推广吉林省梨树县经验,《农村中小学大纲》(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九年一贯制(小学5年,中学4年);废除考试、留级制度。设政治、语文、算术、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7门课程。1983年和1984年秋,城区中小、完小和乡镇所在地中小恢复招收6年制一年级新生。课程设思想品德、语文(含阅读、作文、写字)、数学、自然常识、农业常识、历史常识、地理常识、体育、音乐、美术、劳动计11门功课。
中学 解放前课程设国文、公民、英语、代数、几何、三角、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音乐、体育、图画、生理卫生等。1950年取消军训、童子军和公民课,改设政治时事课。1954年秋,初中取消外语课。1956年秋,语文分为汉语、文学两科。1958年秋,每周设劳动课2小时,每学年参加体力劳动2周。1961年,高中亦不设外语(后改俄语),语文只精选部分课文讲授。物理补充农业机械化内容,化学补充土壤、农药、肥料等知识,其他学科内容适当削减。随后又调整为:初一增设农基知识,初二增设生理卫生,初三增设平面几何;高中立体几何提前在高一开课,高三增设解析几何。1964年贯彻毛泽东“春节指示”,再调减课程,实行开卷考试。1966年学校停课,次年中学停止招生。1969年实行春季招生,学制缩为2年。1970年设语文(以《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为教材)、工基(工业基础知识)、农基(农业基础知识)、劳动等,史地停教,教学秩序被冲乱。1971年起恢复秋季招生,取消大学、中专招生考试,实行推荐选送。1973年逐步恢复传统教学课程,另学工、学农、学军时间每学期增加到1个月。
[nextpage]
1974年推广大学、中专招生社来社去的办法。1975年实行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宁化一中开设机电班、红医班、师资班(高二学生教初一)、拖拉机培训班等,并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1977年政治课分为:初一《社会发展简史》,初二《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提纲》,初三《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高一《辩证唯物主义常识》,高二《政治经济学》。同时恢复高招统考。1978年,中小学采用全国统编教材,中学试行五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农村中学仍执行二二制),并实行高中文理分开。1983年秋,高中学制恢复3年。
二、教学改革
宋元以来,直至民国,学校教育以“忠孝”为教学宗旨,学堂采用崇尚书本研读经书来培养人才,教学方法虽有改革,但基本上以注入为主,多采用填鸭式或照本宣科来传授知识。对不用功或不听从管教的学生则施以体罚或变相体罚,怕贻“教不严,师之惰”之讥。民国时期以道德、实利、勇武为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注重闭卷考试,有平时考、月考、期考及学年考,严格执行升留级制度。对考试作弊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扣分、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等处分。
解放后,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满堂灌,要求教师事先备好课,写好教案,做到结合实际,运用直观,吃透“两头”;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禁止体罚。1953年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推行“五环教学”,每节课掌握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五个环节。实行五分制记分法。同时强调运用普通话教学。1956年中学数、理、化、史地和制图等科边学边改,加强必要的教学实习和生产实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思想。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各校组织师生淘铁沙、烧木炭、炼钢铁,上课采取“大、小课堂结合”,“拜工农为师”。理科联系实际,现场教学;语文开展文艺创作;体育开展“劳卫制”锻练,结果大大削弱课堂教学,影响教学质量。1959年强调抓主要学科,以升学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质量好坏的标准,各校出现重主课,忽视技能科,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迄60年代,提倡采用毛泽东十大教学法:“启发式(废除注入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式助说话、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要提纲、干部用论讨式。”这样做,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否定建国以来17年的教育工作,学校停课,大搞串联。“复课闹革命”后,学习毛主席语录,揪斗“走资派”,搞“三忠于”活动,“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强令教职工“接受再教育”;学生分期分批下厂、下场参加学工学农劳动,取消升学考试制度,实行逐级推荐选拔。1974年工宣队再次进驻学校,进行“斗、批、改”。学生向教师写大字报,批判所谓“师道尊严”、“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致使学校秩序再次混乱,教育质量下降。
[nextpage]
“文化大革命”结束,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统一执行部颁教学计划,使用统编教材,开展教学改革,提出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1978~1980年,鉴于学生程度不齐、师资不足,采取“以点带面”,大抓教育质量。中学,首先抓好省市重点中学的宁化一中,实行高一、初一招生经统考后先由一中择优录取,次为一般高中、初中,各按订定分数线与招生范围招生。同时,各校、各年段也根据学生程度差异分快、慢班,配备得力教师,成龙配套,层层把关。要求重视基础,面向多数,因材施教,狠抓快班,办好过渡班。强调按教育规律办事,扎实抓好“双基”。实行教工岗位责任制,登记考工、考勤、考绩;加强教学组织领导,全面制定教学常规;强调备好课、上好课,布置与批改好作业,突出“双基”、教学重点、难点,提倡“启发式”精讲多练,切实组织好复习和成绩考核以及知识评比、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教学交流,互相听课、评课和组织教学观摩,并建立校际联系,跨县跨省互相听课,座谈教改经验,鼓励教师著书立说。1956~1985年,宁化一中先后有13人撰写63篇论著被全国性或省市级教育刊物选登;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思维能力,开发智力,宁化一中7次参加省级竞赛有16人获得名次;7次参加市级竞赛有19人获得名次。进入80年代后,始用电化教学,一中已建有电脑实验室,拥有微机14台。实验小学设立科技馆,有电视、电脑等自动化教学仪器。一般高中、初中及学区中心小学也运用幻灯、录音带、电视、电脑等教学手段。
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在50年代对学生着重进行“五爱”教育。60年代以学习雷锋、王杰为榜样,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70年代后期以贯彻《学生守则》为准绳,清除“文化大革命”中遗留下来的歪风邪气,批判张铁生的“白卷英雄”和“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的错误思想,鼓励学生为四化努力,人人争当品学兼优的学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校狠抓校风校纪,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学生守则》为内容,认真上好品德教育课。1982年以来,围绕精神文明活动内容,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讲秩序;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活动。
- 上一篇: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 04-16 ]
- 下一篇:第二节 教学研究[ 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