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二十五 第五章 民兵
一、军训
1949年10月宁化县和平解放后,县临时工作委员会从贫苦农民、工人和进步青年学生中抽选110人为民兵骨干,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四三二团主持进行两个星期的政治、军事训练,然后编成4个武装工作队,分赴全县各乡开展剿匪收枪等工作。这是民兵训练之始。1950年县武装部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全县民兵军训。1985年前,民兵军训以乡镇为单位。由各乡镇人武部具体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训练科目按不同兵种进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使民兵通过军训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具备一定作战能力。1986年1月起,训练基地建成,民兵训练减少次数,提高质量,统一集中县城训练,每年分三期进行,训练基干民兵320~350名。
二、重大活动
民兵活动主要围绕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展开。解放初期,民兵配合解放军和公安机关围剿肃清境内30余股武装土匪,击毙匪首3名、匪徒26名,俘匪58名,缴获长短枪226支、冲锋枪2支、机枪4挺及一批物资弹药。1954年冬,方田、巫高发生森林大火灾,县政府与县武装部组织7000多名民兵参加灭火,经两昼夜奋战,扑灭山火,受到永安军分区通报表扬。1958年5月,境内反动组织“和平军”暴乱,城关、治平、安乐、禾口4区乡2900多名民兵配合公安部队进行围剿,擒获反动头目凌启陞等30多名反革命暴徒,平息了暴乱。
1959年11月,民兵1000余人配合公安部队一举破获中沙公社毛家大洋的反革命集团“反共保卫队”,捕获首犯杨启高、毛凤及其成员55人。1971年10月,县武装部组织民兵团2500人参加泉上水库建设,历时3个月。1973年县武装部组织104个民兵连21000多人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24500亩,育苗328亩。1975年,县、公社武装部组织5622名基干民兵参加维护社会治安及守护重要目标,并组织3000多名基干民兵协助公安部门清查户口,破获各种刑事案件17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民兵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迄1987年,全县建立青年民兵之家227个,扶贫425户,全部脱贫;参加抢险救灾320起,计104100人次,救出群众706人,救出物资3056吨,减少损失256万元;参加2项重点工程建设,956名民兵人均出勤80个工作日;2656名民兵创办以劳养武企业和经济实体计284个,共创产值3056万元,创利润306万元;全县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375期,培训民兵45000人;协助维护社会治安10658人/6030次,协助破案168起。在两个文明建设中,1个单位被授予先进单位称号,8人获荣誉称号,18人立功,12人被省以上军事机关通令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