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上卷 第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组织及其重要活动
民国16年(1927年)3月,黄鸿灏、雷寿燮、李传铭、陈经文、伍秉夷等14名知识青年在上杭县城关参加“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学习班接受马列主义教育。“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活动处于低潮。次年1月,中共汀州县委确定了“占领长汀省立七中,扩充党组织,争取进步分子,而清流宁化也可以发展”的工作计划。年初,张奇才、张馥、陈经文等前往长汀参加由共产党秘密掌握的“长汀新桥乡村师范”和“长汀训政研究所”学习。4月,早在长汀省立第七中学求学时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徐赤生(原名徐玉琅)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宁化开展秘密活动,枉曹坊、根竹等地向贫苦工农传播马列主义,组织秘密农会。
民国18年,徐赤生经常到县城和西乡一带活动。首先在连岗中学(现宁化一中)发展共青团员,经过一段时间考验后,大多转为共产党员,并利用寒暑假让党团员回乡村开展活动。在三黄、曹坊、禾口、石碧、凤山、方田等地先后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党支部。是年,全县党员40余人,党支部、小组隶属长汀县委。
民国19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指示闽西特委:在以后工作中,要督促长汀县委,加紧已有了相当门路的宁化的建党工作。3月,李七坑、城关等地分别建立党支部。6月,五乡革命暴动后,7月1日,在城关张家弄黄贤彬家召开中国共产党宁化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决定建立中共宁化特区委,并确定以后的行动方针。来自城关、禾口、曹坊等地的党员代表10余人,选出徐赤生等7人为特区委员,徐赤生任书记。当时,宁化特区委仍属长汀县委领导。而后随着红军主力转移的需要,特区委率领赤卫大队转移到长汀,后因斗争失利而解散。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后,红一、三军团部分队伍进驻宁化城乡开展群众工作,并再度建党。民国20年6月28日~7月1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给驻宁化的边界工作委员会及红十二军军委周以栗、谭震林等领导人连续发出三封指示信,强调驻宁的红十二军在七八月间应把分田、建立地方武装、地方临时政权和临时党部作为“中心任务”真正搞好。不久,第三次反“围剿”开始,部队千里回师江西而离开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