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这条路,一生无悔”

2019
07/10
00:32
三明日报


  跟着红军走


  1932年,扩红浪潮席卷了宁化这片红色的土地。


  “当时,宁化苏区人民群众积极响应红军扩红支前运动,全县人口13万,参加红军的就有1.37万人。”原宁化县党史办副主任黄荣信介绍说。


  《中央红军长征与宁化》书里,有更为详尽的数据:“当年全县有3.6万户、13万人口,其中男性6.65万人、青壮年2.16万人。”平均不到3户中有1户是军属,每10人中有1人参加红军,青壮年中不到2人就有1人是红军,加上地方赤卫队员,青壮年几乎全部上了前线。


  扩红浪潮下,兰发连加入游击队,第二年又成了光荣的红军战士。兰发连大姐,是雷隆兴的母亲。“当时家里有两个男娃。县里、乡里到处忙着扩红,家里有两个以上儿子的,至少都会送一个去当兵。”母亲的话,雷隆兴牢记在心。


  兰发连父亲早逝。尽管年幼,作为家中长子,他早早地和姐姐一块挑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参加红军,家里人都支持他:“跟着红军走!革命成功,才能吃上饱饭、穿上好衣。”这是穷苦人家对幸福生活的全部向往。


  跟着红军走的,并不只兰发连。“当时治平乡4000多人,参加红军600多人,最后幸存的只有20多人。直到1941年,治平乡人口仍不足5000人。”治平乡乡长雷海明说,从人口增速的缓慢,可见治平对革命的贡献力度。


  出生入死、九死一生。后悔吗?“不悔!”这是兰发连的答案。子女问起他时,老人直说:相比战死沙场的战友们而言,有幸见到新中国成立的自己,何来后悔一说?这“不悔”的答案,也是亲人的回答。雷隆兴曾问过母亲,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1934年10月,兰发连跟着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11月,家里还收到他托人代写,寄自湖南“南山坝”的家书。此后,便再也杳无音讯,直到家里的门楣上高挂起“光荣烈属”。


  老家并不知道,后来兰发连在蓝山县扎了根,为了躲起来跑去学木工,实际上就是做棺材。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了蓝山县原竹市建筑队一名木工。现已并入塔峰镇的原竹管寺镇,曾经为了叫起来顺口,一度改名竹市镇。


  正因为有竹市建筑队的经历,在蓝山县档案局提供的1968年蓝山县手工业职工花名册上,出现了兰发连的名字,参加工作年份为“1956”。而1985年兰发连回到宁化参加纪念大会的档案上,工资级别为“5级工”。


  骨肉至亲,生死系心。但是,跟着红军走!不论是兰发连,还是兰家人,从来都无怨无悔。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

  • “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

    “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

    847三明日报2019-07-11
  • “这条路,一生无悔”

    “这条路,一生无悔”

    724三明日报2019-07-10
  • “父亲一生都在寻找”

    “父亲一生都在寻找”

    764三明日报2019-07-09
  • 半辈珍藏军号谱 吹响前进最强音

    半辈珍藏军号谱 吹响前进最强音

  • 一声穿越80多年时光的红军军号

    一声穿越80多年时光的红军军号

    295新华社2019-06-20
  • 苏区娘子军 顶下半边天

    苏区娘子军 顶下半边天

    329人民日报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