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回归经典 用中医思维解难
8月18日,末伏的最后一天,宁化县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依然热度不减。艾草的清香弥漫在治疗区,求诊者络绎不绝。中药汤剂、针刺疗法、平衡火罐……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接连在这里上演。
患者正在接受中医治疗
宁化县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是全省首个县级中医经典病房,于2023年7月开科,同年加入全国中医经典联盟。两年来,中医经典病房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收治出院病人1205人,好转率高达95.77%;中医药治疗参与率100%,纯中药治疗占比超78.5%;患者满意率92.98%,高于全院平均水平……成绩背后,是中医经典病房坚持回归经典,用中医思维解难的探索实践。
探索 打造中医经典病房
中医经典病房和普通中医科室有何区别?
“我们以《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及名老中医经验为根基,遵循‘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原则,将中医思维贯穿诊疗全程。”中医经典病房主任张炳权介绍,现在很多中医科室过于依赖西药和输液,不但影响诊疗效果也让中医变得“不纯粹”。
2023年7月,由中医综合治疗室、音乐治疗室、独立传统煎药区等诊疗部分组成的中医经典病房正式启用。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中医经典病房总结出一套“六经辨证定位,辨证施护护航”的诊疗模式。
前不久,65岁的罗大爷因重症肺炎前来中医经典病房求诊,通过六经辨证体系精准定位为“太阳阳明合病”。经过一周多的动态辨证和中药汤剂结合拔罐、穴位贴敷治疗,罗大爷好转出院。出院后,医生还为他制定了“中药汤剂固本、八段锦健体防复发”的康复方案。
“六经辨证就像临床路径的导航系统,通过综合分析症状、脉象、舌苔等进行动态辨证,再通过中药配以针刺、灸法、贴敷等中医特色方法治疗疾患,整个流程环环相扣,实现疗效最大化。”张炳权说。
辨证施护则在门诊急症和住院护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全院护士80%能独立完成辨证施护,覆盖85%以上患者。
“比如面对风寒感冒患者,过去的护士仅仅帮忙止咳降温,现在可以提供中药泡脚温阳散寒、大椎穴艾灸或放血祛邪等护理服务,实现护理与治疗深度融合。”中医经典病房护士长邹颖表示,推行辨证施护以来,患者平均退热时间从3天缩短至1.5天,平均住院天数也从10天降至8.36天。
实践 专攻急危重症及疑难疾病
“在外院治疗了半年收效甚微,来这里接受中医治疗,不到两周时间症状就有了显著改善,真是太惊喜了。”在中医经典病房,33岁的张先生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家人十分高兴。
双臂难举、吞咽呛咳……张先生饱受重症肌无力折磨4年。在朋友介绍下,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中医经典病房就诊。经过宁化县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熊益居六经辩证诊断为“中气下陷”(太阴病),依证思辨开具补中益气汤合续命汤,配合每日针灸和隔姜灸。一个疗程后,张先生双臂活动恢复自如,吞咽也顺畅多了。
在中医经典病房,用经典名方治疗疑难危重病的例子比比皆是。开科以来,中医经典病房疑难危重病例近29.7%,治愈好转率达95.77%。
“很多人都有刻板印象,认为中医擅长调理,大病、急病、重病不能指望中医治疗。”熊益居说,中医经典病房主要通过中药内服、中医外治、导引术锻炼等纯中医疗法,艾灸、平衡火罐等传统特色诊疗技术,配合辨证施护、体质辨识等手段让病人得到有效治疗。
中医经典病房的特色疗法也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运用针灸导引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等疑难病证;五音五色一气周流能量疗法调理患者的五脏六腑及全身,化解焦虑失眠、心悸烦躁等症状。
从最初收治兄弟科室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的患者,到逐渐明确主攻病种,中医经典病房明确了主攻棘手的急危重症(如重症肺炎、心衰、急性脑血管病)和复杂疑难病(如不明原因发热、结缔组织病、难控性疼痛、发育异常等)。
发展实现人才和政策良性循环
8月9日,翠江河畔,珠江岸边,跨越两个地理坐标的城市心手相牵:广东省中医院颜芳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刘宇专家传承工作室落户宁化县中医院,现场举行拜师仪式,为中医经典病房人才培育再添一股新动能。
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宁化县中医院举行。马玮华摄
“工作室成立后,广东省中医院将定期安排专家来宁化教学查房、讲座培训,进一步培养宁化中医实践人才。同时,将建立广东省中医院经典病房远程会诊系统,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中医专家的诊疗服务。”熊益居表示。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宁化县中医院成立全国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在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彭强、全国基层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熊益居等专家“1+N”师带徒模式的培养下,全院已有国家级继承人16名。同时,每周三晚,一场场围绕中医经典思维辨治顽固性心衰、重症肺炎等实战案例展开的中医经典病案分享会,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面,中医经典病房也有显著优势。
“这些年国家、省、市先后出台了多项针对中医医保支付的倾斜政策,凸显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张炳权表示。
张炳权算了一笔账:开科以来,中医经典病房出院病人共1205人,平均住院费用为2571.4元,平均自付费用575.05元。相比同期宁化县总医院内科病房平均费用降低了46.9%,自付费用降低了57.5%。这不但减少了医保基金支出,还大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延伸 推动中医药服务扎根基层
8月19日,是中医经典病房主治医师李佳诺在城南卫生院坐诊的日子。听说李医生要来,乡亲们都赶了个早,“李医生看得好,找她看准没错!”
今年69岁的黎大爷家住城南乡青塘村,多年来他一直被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压迫所折磨,腰腿疼痛难忍,行动不便,前往中医经典病房就诊很费劲。
年初的一个好消息让他的烦恼迎刃而解:在宁化县中医院的统一部署下,李医生挂包城南卫生院,每半个月定期来到卫生院或村卫生所坐诊,解决偏远的老人看病难问题。
“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县里的专家号,不用来回跑折腾老腰了,省时省心又省力。”黎大爷满脸欣喜。
同样受益的还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中医经典病房专家手把手传授经方运用,推动乡村中医诊疗水平提升。
“我们跟着县里的专家们学到了很多,关键是观念上的转变,试着用中医思维来解决问题。”城南卫生院副院长朱梅香表示。
去年以来,宁化县中医院依托中医经典病房延伸服务半径,将中医药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村级。4名中医专家每半个月下沉乡镇卫生院坐诊、进村卫生所指导。通过“共享中药房”平台,为全县16个乡镇分院提供专业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全年配送量达3059次剂。同时,每月深入社区、乡镇开展“中医大健康”活动,推动名老中医下沉义诊,举办讲座进行科普宣教,将中医药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记者 刘博文 阴海林 通讯员 黄浩

- 上一篇:宁化:制鞋企业订单充裕 产线繁忙[ 08-28 ]
- 下一篇:石壁镇:“以工代赈”铺就乡村振兴“共富路”[ 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