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宁化:荒山绿化的水土保持生态“答卷”

2025
08/27
07:53
宁化县融媒体中心

宁化县地处闽赣边界,是全省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宁化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治理秃岭荒山,创新体制机制,高标准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县。


近日,在宁化县水保生态油茶示范区,福州商人杜秋生正与村民清理油茶树下的杂草。15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山,宁化县开辟水土保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2012年,在政府招商引资下,杜秋生成立宁化厚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石壁镇陂下村、溪背村、江头村承包5000多亩荒山,揭开“种植油茶、保持水土”的序幕。



治理荒山成本高、难度大,宁化县相关部门帮助杜秋生申请到国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项目 500 多万元资金补助和专业的技术指导,杜秋生协助改造建设了生产道路、截排水沟和蓄水池,还修建了一条通往油茶林的水泥路。在专门的指导下,杜秋生精选“赣无”“长林”等油茶新品种进行种植,不仅获得了经济效益,也进一步增强了水土保持的效果。“‘长林’‘赣无’是国家推荐的品种,这里土壤适合它们生长。”杜秋生说。



“杜秋生父子多年在我们村种植油茶,不仅绿化了荒山,治理了水土流失,还通过土地流转、基地管护、茶果采摘等,为100多名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提供了稳定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造血功能。”石壁镇溪背畬族村党支部书记林华说。


经过多年的悉心管护,油茶林枝繁叶茂,宛如一道坚固的天然生态屏障,稳稳地锁住了水土,油茶产量也逐年增加,年产值达2400万元以上。


从“秃岭荒山”到“油茶林”的蜕变,不仅是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更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典型范例。宁化将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来抓,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20多万亩,2024年产值达4.17亿元。



宁化县水保中心副主任杨扬介绍,201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级水土保持资金约7亿元,用于治理水土流失。截至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从1995年全省遥感普查水土流失面积68.3万亩,减少到31.16万亩,水土流失率下降到8.67%。水土保持率从1995年的80.85%,提高到2024年的91.37%,实现了从荒山秃顶到绿水青山的美丽嬗变。


“宁化县先后创建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并获评首批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杨扬介绍。


宁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着20多年来,当地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举全县之力抓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心和行动。当下,宁化县将进一步创新水土保持体制机制,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谱写好红土地的绿色发展新篇章。


记者 赖全平 李铭哲 巫松林 陈玉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李铭哲 巫松林 陈玉婕】 【责任编辑:张惠川】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