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无人机应用赋能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宁化县农业现代化实现场景越来越多,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耕种收获等加快普及,植保无人机飞到田间地头成为农业生产的好帮手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如何实现更多的可能性?宁化县安远镇的新农人刘新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宁化县安远镇杨坊村,新农人刘新发在接到一位当地竹农运输毛竹的委托后,便带领他的运竹小分队,准备利用无人机吊运毛竹出山。以往,砍伐后的毛竹出山困难,像他身后这片毛竹林,需十几个人花费一天才能将一车毛竹搬运出来。如今,借助科技力量,使用大疆无人机,一天能吊运约10吨毛竹。
伴随着刘新发的操作,无人机从卸载点起飞,带着一根长10余米的绳子朝着装运点飞行,只见无人机在他的操控下平稳降至于已砍伐好的竹林上空,随后村民熟练地将一捆100斤左右的竹子捆绑好,刘新发操作无人机再吊起捆绑好的毛竹,直线飞行300多米,将竹子运回,卸载点的村民再把竹子卸下,前后用时6分钟左右,一次空中运竹的任务就轻松完成。
相比传统运输方式,无人机运输优势显著。刘新发介绍,使用大疆无人机,一天成本仅300至400多元油钱,一个飞手加一台无人机,就能轻松完成十吨毛竹的运输。而传统运输一车10吨毛竹,需20多人,人工成本约四千元。不仅如此,传统竹材采运受山地地形限制,开辟运输道路易破坏植被,无法兼顾高效与环保,无人机运输则有效降低风险、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农业农村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低空经济等新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宁化积极统筹用好各类农民教育培训资源,通过加强农民无人机等技术技能的培训,不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
“目前提供理论与实操培训,针对农林牧渔一线生产者开展岗前及安全意识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无人机新技能,实现农事操作高效、减工降本。”三明市嘉盛禾贸易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廖春晖介绍。
科技焕新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变身“科技达人”,无人机技术也正以“科技杠杆”撬动山区资源变现,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为当地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记者 张煌鹏

- 上一篇:2025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明工贸学校赛点圆满完赛[ 04-02 ]
- 下一篇:宁化:扎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序开展[ 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