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 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一碑一刻,蕴藏历史积淀;一砖一石,凝聚古人智慧。近年来,宁化县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多措并举,努力挖掘、保护和传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切实有效地推进文物普查工作。
在宁化县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何家园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慎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化县革命纪念碑等地,普查员们严格按照普查标准规范开展文物测量、定点、拍摄、绘图、信息录入等工作,做好文物数据和相关资料的采集和登记。
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宁化县第一时间成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文物普查工作专班,落实文物普查专项资金50万元。普查队员采用轮班制,户外文物普查与室内资料整理同时进行,细化工作责任,落实任务分工,构建上下联动、协同作战、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截至目前,宁化县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已累计完成392处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的实地采集。其中,对34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调查复核,复查工作完成率达100%,并且新发现文物52处。”宁化县长征出发地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袁煜泽介绍。
近年来,宁化县加大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力度,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对全县30处革命文物进行修缮保护。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陈塘红军第四医院后勤部、城关红军医院暨朱德旧居、宁化县苏维埃政府保卫局旧址、红十二军暨新独立七师驻地旧址等28处革命文物的保护修缮。红色文化遗存得到大面积保护,革命文物保存状况全面提升改善,为创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
袁煜泽表示,接下来,发现文物的调查将成为宁化县四普工作的重点。宁化县将始终坚持“应查尽查、应细尽细、应保尽保”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整合各方资源,提升技术保障水平,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力求在新阶段的文物普查工作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 夏淑珍

- 上一篇:宁化百亩桃花绘就春日画卷[ 03-29 ]
- 下一篇:宁化县经济分析会议召开[ 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