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来笔耕不辍,宁化的他在红土地上书写乡土人生
清瘦的个头、失聪的双耳,宁化县安乐镇俞坊村村民俞雄辉今年52岁,是个编外兽医,也是三明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他发表260多篇作品30多万文字,成为宁化唯一一名笔耕不辍的残疾人作家。2023年底,作为福建唯一代表,他应邀参加第三届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
从小痴迷文学
初次见面,戴着厚重眼镜的俞雄辉给人的印象并非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骨子里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
俞雄辉6岁失去母亲,奶奶成了他的文学启蒙老师。“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故事,被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所吸引,文学的种子就在那时埋下了。”俞雄辉坦言,奶奶文化水平不高,但很会讲故事,讲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很动听,也很有哲理。
因为家庭的原因,俞雄辉8岁才迈入校门,在班上算是比较成熟的学生。念一年级时,他迷上了连环画,经常走村串户从同学手中借阅。他翻阅了《铁道游击队》《杨家将》《精忠报国》等大量绘本读物,语文水平一直遥遥领先,数学成绩却一落千丈。
因为数学老师多次上门告状,俞雄辉每次遭到父亲的训斥,才心有不甘地放下课外书,收敛一段时间后,情不自禁地又迷上了课外书。
升入初中后,俞雄辉担任学校文学社社长,迷上了《陈真》《霍元甲》等电视连续剧。读多了,看多了,他也有提笔创作的冲动,总因寻不到完美的表达而懊恼。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有文采,他爱上摘抄,精心摘抄好词好句,有时还逐页逐行地抄写,开启了边学边写的模式。“这种学习习惯让我受益终生。步入社会后,我还会将业余时间用在读书和摘抄上。”俞雄辉很健谈,这得益于他勤于学习。
初中三年级时,俞雄辉在全国儿童期刊《文学少年》发表小说《扬起你生命的风帆》,并收到主编的来信,让他在同学中出尽风头,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对于当年十多岁的少年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喜悦和激动。”俞雄辉暗暗发誓,一定要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1989年,俞雄辉在宁化文联主办的内刊《翠江园地》发表诗歌《瀑布》。父亲要求他全力以赴迎战中考,认为做任何与升学无关的事都是不务正业,但俞雄辉依旧痴迷文学。
初中毕业后,俞雄辉进入三明职专畜牧兽医专业学习。1992年,他在《三明日报》发表《七根叔》等文学作品。“我的理想是考入大学,毕业后当一名医生、记者或节目主持人,可惜因为偏科,大学梦离我越发遥远。”俞雄辉不无遗憾地说。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1991年,俞雄辉职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办起了养猪场,兼帮村民育猪种、治猪病,成了一名编外兽医。他长年奔走在远近村寨,结识了很多农民朋友,听闻了大量村情野史,也了解了当地的历史与风土人情。凭借一双锐利的眼睛,他能快速判定出猪的病情,成了十里八村的名医。
俞坊村距宁化县城30公里,红色底蕴深厚。1996年结婚后,俞雄辉夫妇的生活过得平静而幸福。2003年,7岁女儿不慎烧伤,辗转治疗后还是落下了肢残三级,俞雄辉债台高筑。他将苦难人生诉诸笔端,不时发表一些简短作品。“当时感觉天都快塌下来了,与邻村一名村民同病相怜,整天借酒浇愁。”俞雄辉回忆,有一次他往头上浇了两盆冷水,发誓一切要从头开始。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俞雄辉投入大量资金,准备在养殖行业大干一场时,因市场持续低迷,他的养猪场先后亏损25万元。女儿伤残、父亲离世、猪场亏损……面对接连打击,俞雄辉欲哭无泪,几近崩溃,双耳越发不听使唤,后经鉴定为听力二级残疾。
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多舛的命运,并没将俞雄辉击垮,反而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养猪场内笔耕不辍
2014年,俞雄辉关停了养猪场,远赴漳州、龙岩等地创业。凭借扎实的养殖经验,他被多家养猪场聘请为兽医和养殖员。2018年,他开始佩戴助听器,内心反而越发平静。
远离家乡,双耳失聪,俞雄辉受外界的干扰也少了。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悄悄地拿起手中的笔,或敲响键盘,耕耘着自己的文学梦想。他把想说的话,把平时不想也不愿对别人说的话,通过艺术化的笔调,全部宣泄出去,心情感觉轻松多了。
俞雄辉善于观察生活,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爱将农民的生产生活、所思所想以及农村的风土人情作为写作的基本素材,写农民话、抒百姓情。“在艰难的生活面前,正是文学这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成了我的精神支柱和寄托。”俞雄辉说。
在表哥的介绍下,俞雄辉与清流县农民作家邱林根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邱林根那充满乡土韵味的诗文,犹如金色的稻浪,在浓烈的泥土气息中飘散着醇香,让他倍感温馨和愉悦。
无论走到哪里,俞雄辉从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当别人休息打牌时,他躺在养猪场低矮破旧的工棚里,构思着自己的作品。通宵写作是常有的事,他经常是困了累了就趴会儿,醒来继续写。
有人说“苦难是一部书”,俞雄辉却说“苦难是一种人生磨砺的财富”。随着《过年琐记》《山里人的东道》《客家人的划拳》《芹菜花开》等系列作品不断面世,俞雄辉成了当地名人。“俞雄辉的作品主题鲜明,语言朴实,洋溢着浓郁的乡土味和生活气息,读后感觉特别亲切。”邱林根说。
因为写作,俞雄辉寂寞平淡的日子也变得充实起来。“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抒发的是那种与生俱来的土地情愫,我痴迷写作绝非想当什么作家。”俞雄辉说,农村题材是他创作的源泉,他有责任把家乡的故事讲述好。
多年来,创作并没给俞雄辉带来可观的财富,他依旧清贫,家中最值钱的算是2000多册藏书了。“风雨人生路,我感恩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让我的创作之路越走越精彩。”俞雄辉说。他最大的梦想是将自己零散的作品整理好,出一本自己的专著,也算是对人生的一个阶段总结。
记者 赖全平 通讯员 伊桂春
- 上一篇:宁化县领导带队赴泉州市洛江区开展山海协作考察[ 04-19 ]
- 下一篇:宁化召开全县第一季度道安工作总结暨第二季度道安工作推进会[ 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