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来自宁化县“思源·佑华教育移民班”的报道

2023
08/23
07:40
三明日报

8月1日,宁化县第三实验学校召开“思源·佑华教育移民班”(以下简称“思源班”)师生及家长座谈会。“9年来,‘思源班’350名毕业生均被高中录取,其中320人被宁化一中录取,前三届150名学子都跨入大学校门。”宁化县第三实验学校校长卢瑞根表示,“思源班”的办学为偏远山区的困难学生和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为山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思源·教育移民计划”是由民建中央、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2011年开始在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县和原中央苏区等地实施的一项扶贫项目。2014年,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民建福建省委会、思源佑华公益基金将宁化县列入“思源·教育移民计划”项目实施地,选定在宁化县第三实验学校(原名宁化七中)开设“思源班”。当年9月,“思源班”正式落户宁化。


宁化地处闽赣边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办好“思源班”,宁化县第三实验学校每年面向全县贫困家庭招收优秀应届小学毕业生50名,采取集中办班、单独编班的模式,配备优秀教师担任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源班”学生英语口语对话训练


“思源班”开办以来,教师团队除在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还在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学生不会因自己的家庭情况感到自卑,反而因为班级成绩好、学风好而特别自信,也懂得感恩。”张金高老师认为,学生眼里的“思源班”,就是他们心中的温馨大家庭。


“思源班”学生除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资金外,每生每年还能享受2000元的助学金。“学校建立‘思源班’专户,强化资金管理,按时足额发放资助资金:一是生活费补助和交通费补助,二是由民建省委会定期发放给学校的学习资料费,由学校统一采购发放。”卢瑞根介绍,县教育局每学期会对专户资金进行审核,确保专款专用,让困难学生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孩子们心中的“温馨大家庭”


9年来,“思源班”得到了福建民建省委会及三明市民建的大力支持,民建会员爱心企业还自筹资金给受助学生捐赠图书、书包、运动鞋等物资,为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带来温暖。


“思源班”学生才艺展示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教师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思源班”办学工作中,除了教育学生要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外,还特别告诉他们要饮水思源,学会感恩社会。每年开学,教师会对新生进行感恩教育和家政培训。


感恩教育是最好的道德教育。张春华是一名有着23年教龄的英语教师,曾担任过3届“思源班”班主任。她经常利用班会课、课余谈话时间,以及布置家庭劳动作业等机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节假日还带领学生进社区、进街道、进敬老院,参加爱心志愿活动。平时她认真收集材料制作有关学生的“成长足迹”、毕业纪念册,既向上级汇报工作,也方便学生追忆往事、反思生活、学会感恩。


2019年9月,张春华老师发现“思源班”男生小夏因意外摔伤,行动不便,就在她暗暗担忧时,全班男生竟自发成立帮扶小组,轮流背他进出教室,一背就是一个多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夏学习更努力了,还反过来经常利用自己的数学特长帮助身边的同学。


“80后”党员教师张金高曾担任两届“思源班”语文教学,并创办“一起悦读”公益读书会。他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参加公益读书会志愿活动。他带头捐书,并向“思源班”学生倡议将家中“闲书”捐献出来。多年来,他以“思源班”的名义先后向宁化县图书馆、河龙中心学校、中沙中心学校等单位捐赠图书800多册,让学生进一步学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每次捐书,‘思源班’的同学特别积极,令我感动。我希望通过师生捐书善举,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心,让他们常怀感恩之心,也希望越来越多人爱上阅读。”张金高说。


“思源班”学生刻苦好学,“在这个大家庭里,老师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同学就是兄弟姐妹。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也学会了感恩。”刘娅妃同学是“思源班”2023届毕业生,今年以全县第一名的中考成绩考入宁化一中,谈起三年的同窗情、师生情,她十分动情。


“思源班”学生喜获丰收


“思源班”2020届毕业生董艺韬今年考入清华大学,在他心中,“思源班”就是一个爱心大家庭,同学们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相处十分融洽。升入高中后,同学们还经常跟“思源班”的老师进行联系,回母校看望昔日恩师。


一场双向的奔赴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宁化将“思源班”办学作为教育事业一项重点工程来抓,政策上重点扶持,经费上重点保障,资源上重点倾斜。县教育局通过优化师资配置,强化精细管理,狠抓质量提升,确保办学质量。


“思源班”办学独具特色,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活了一所学校,发展为全县优质教育品牌。“刚开始时家长对‘思源班’持犹豫观望的态度,但随着办班成效的显现,学校经常接到家长的咨询电话,表达子女想进思源班的愿望,每年只招50名学生,报名的常常有几百个人。”卢瑞根坦言,学校生源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思源班”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一所学校。宁化县第三实验学校原名宁化七中,曾被视作全县“后进校”,许多孩子都不愿意到该校就读。随着“思源班”的开办,学校各年级学风和成绩都有了质的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8年,宁化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6600余万元,启动宁化七中扩容改建项目。2019年9月,宁化七中正式更名为宁化县第三实验学校。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张宝铃 巫松林 夏淑珍 通讯员 廖学斌】 【责任编辑:张惠川】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