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生:异乡创业 回馈社会
“饮料机准备好了吗?”“碗筷这样摆,更整齐。”“自助水果可以切好了。”临近午饭时间,在宁化县城区三五成群生态餐厅宁阳御景店内,餐厅负责人张海生和员工们开始忙碌起来,迎接用餐客人。
放眼异乡 引进简餐
张海生今年43岁,三明沙县城关人。1996年在沙县职中烹饪专业毕业,积累了十年烹饪经验后,2007年至2017年,他和妻子一道先后在成都、深圳、沙县等地创业打拼,经营沙县小吃,成功挣得人生第一桶金。
2017年,在宁化朋友邀请下,张海生来到宁化。钟情于当地客家人的民风淳朴、盛情好客、美食众多,经过考察后,他有更大的理想和计划:在宁化扎根创业,开拓市场。
什么类型的餐厅在宁化更有发展空间?通过考察和市场调研,张海生发现当时宁化大多以快餐、小吃、小炒、传统客家菜饭店为主,当下城市流行的简餐却没有。“简餐简约而不简单,既有快餐的便捷,又融入了正餐的丰富和营养。”根据多年创业经验,张海生将创业定位于简餐。
2018年12月,张海生在宁化的第一家简餐店铺开业,开启了异乡创业之路。
面对困难 迎难而上
万事开头难,“创业艰难百战多”同样适用于张海生。
“刚开业时正值寒冬,又恰逢雨季,店铺暖气不够,加上菜品太小份,前三个月几乎没有客流量。”回想当时遇到的困难,张海生坦言,还是缺乏周全的考虑,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为了解决眼前的困难,给顾客带来更好的体验,张海生增加了4台空调,保证店内暖气足够。但用餐环境改善,客流量却没有明显提升。
是不是菜品不符合当地人口味?那段时间,客人用餐结束后,他都会征询客人用餐体验,品尝桌上剩下的菜品。
“当地群众的口味偏重口些,喜咸喜辣。之前我们店内的荔枝肉,经过调整,甜度降低了20%。还有酸笋鱼,降低了20%的酸度,咸度、辣度也适当增加了一些。”张海生在心里仔细琢磨,改进菜品,并找来本地朋友到店试吃,还免费推出试吃活动。得到客人的认可后,店里的人流量有了明显的增长。
“深耕一个赛道,把服务做到极致。”这是张海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他而言,用心服务好每一位顾客是他的人生目标。
正是这样的态度,让他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2019年年底,张海生在宁化开了第二家三五成群生态餐厅。“现在客流量基本比较稳定,1天1家店大概有200至300名顾客,周末和节假日期间都要提前预订。”张海生说,店里菜品根据季节进行调整,主推当季新品菜系,一个季节有50多道菜品。
扎根异乡 回馈社会
走进宁化三五成群生态餐厅红土地店内,墙上挂着一面“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这是一位在店内丢失现金的市民曾先生,赠与店内员工的锦旗。
“这位顾客在用餐时,不慎将包遗落在餐厅,包内有现金数万元,店里员工发现后,立马将包上交。通过当天的监控,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失主,并将失物归还。”张海生表示,餐厅在做好餐饮服务工作中,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用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客家人诚实守信、热情好客,加上近十年来,宁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人口不断聚集,城市面貌变得更美,城市商圈效应初步显现,更加坚定了张海生在宁化拓展事业的信心。“这些年,我见证了宁化的变化,也感受到了这里的温暖、热情,我会继续扎根宁化。”
虽然来宁化只有短短五年,但张海生早已把这里当成是第二故乡。目前,张海生两家店铺共有聘请了30余名员工,基本上是本地人, “能为一些宁化人解决就业,我也很开心!”
事业逐步走上正轨,张海生觉得他可以尽已之力来回馈社会。疫情期间,张海生给高速路口值班人员送去了方便面、矿泉水,为社区工作者送上了爱心套餐,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助力。他还对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在职教师、医护人员等群体实行特别优惠。“薄利经营,一般用餐都没有折扣。这些人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持有效证件来店内用餐,均可享受8.8折。”2020年7月,县双拥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三五成群生态餐厅“双拥共建示范门店”,成为全县首家挂牌商家。
“我在宁化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完成目标,第二个五年,要实现三五成群餐厅在宁化‘三五成群’,连锁发展!”,张海生踌躇满志,话说,他的第三家三五成群餐厅已签约锁定位置,正在筹备当中。
记者 张林勇 林璐 雷露微
- 上一篇:县领导开展医改工作调研[ 08-24 ]
- 下一篇:宁化县中沙乡:黄桃成熟果飘香[ 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