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做最好的教师——宁化“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教育故事摘选

2021
09/10
07:59
宁化县融媒体中心

宁化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脚踏宁化这片红土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站在三尺讲台,奔跑在教育路上,追逐教育梦,用爱心和智慧托起孩子的幸福。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宁化2021年受表彰的“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聆听他们的教育故事。


付晓红:与学生一起成长


付晓红,宁化一中团委书记,宁化县邱明鉴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三明市骨干教师,三明市黄胜华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



每次上课,付晓红都注视培养学生大声读英语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借助思维导图等途径教会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语篇结构,并通过精深阅读从微观角度分析语篇。


从教十年,付晓红带过三届毕业班。面对学困生,她从不放弃,总是耐心指导,悉心帮助。数不清的日子里,她坚持陪学生晨读、伴学生晚修;不管多忙,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与学生谈心,帮学生辅导功课;无论多累,她都会耐心地等到学生夕读后才回家,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每天晚上,她都到校备课或为学生答疑解惑。


付晓红是孩子们的知心姐姐,每次考后,她都会与孩子进行谈心,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得失,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厦门大学在读学生小杜今年被保送到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还特意给付晓红发来喜讯,表达感激之情,坦诚高中阶段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让他受益一生。

 

“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能把事情做好,行稳方能致远。”回顾自己的从教路,付晓红不无感慨道。  


雷霆:春风化雨育桃李


雷霆,宁化一中初中部思政教师、校办公室主任。从教13年来,他潜心教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他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都亲切地称他“雷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小伊性格内向,学习不佳,有一次考试,他的思政成绩极差,雷霆并没歧视他,反而在生活上处处关心他,要求同学多帮助他。他慢慢地养成了良好习惯,考试成绩不断进步,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小黄学习基础较差,脾气暴躁,开学初经常迟到。雷霆通过家访后发现,小黄家庭条件较差,妹妹刚满周岁,需要他做很多家务。知道事情真相后,雷霆去找小黄的父母协调,让他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小黄知道后,很是感动,主动找到雷霆,表示以后会遵规守纪,认真读书。一年后,小黄进步极大。


身为一名县政协委员,雷霆关心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神圣使命,为宁化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一份力。“教育需要激情,教师的工作需要激情,更需要爱心、耐心。”雷霆表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真正爱上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李春花:做有责任心的教师


“对待学生,切莫大意。学生的成长,必须负责。”这是宁化实验小学李春花从教23年、担任班主任21年,对班主任工作制定的基本原则。



班级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生小刘不善言语,课上几乎不听课,学习习惯极差。起初,李春花批评过他几次,但无济于事。经过家访,李春花得知他是孤儿,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在家乐为奶奶分担家务。李春花利用学校资助贫困生的机会,与学校的家委代表一起将爱心款送到他家,交到他的奶奶手中,让他倍受感动。此后,李春花特别留意他的表现,经常找机会帮助他、表扬他,发现他进步很大,脸上时常流露出甜美的笑容。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是教育的灵魂。李春花注重言传身教,时刻以班集体中的一员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的,她带头去做。每天早读课前的朗读,她会带着孩子一起读童诗,当他们自由读时,她也自己读;下午写字课前的默读,她定会准时坐在讲台前认真阅读,孩子们便会自觉地拿出书本阅读,阅读习惯也就很快养成了。


李春花喜欢把所教学科与班级管理相融合。每当开学时,她都要给班级取个新的中队名,她常用孩子们喜欢看的课外书进行取名,以此激励孩子们。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中队名十分熟悉,既特别又有寓意时,总有一股自豪感和幸福感,倍加珍惜和努力。


因为有了爱和责任,孩子们总是喜欢上她的课。她任课的班级学习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她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当我们用尊重、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时,班主任工作就充满勃勃生机。”李春花坦言,她爱每一个学生,但不放纵一个学生,也不为难一个学生。


王秀文:托起乡村孩子的梦想


王秀文,宁化中沙中心学校一名普通教师,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23年。



王秀文从小有一个教师梦,希望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她立志要为乡村的孩子圆梦,特别是贫困生和留守儿童,她总是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刚毕业的时候,乡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很艰苦,王秀文每天要爬过十多里的山路,有时走路,有时骑一辆单车,她在那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上,早记不清摔过多少个跟头了。多年前,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村里多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学校收费和家校联系工作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她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地敲门,学费收不上来就自己垫上,并与家长积极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


从教23年,王秀文当了21年的班主任。学生小刘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离异,从小跟随残疾的外婆生活,三年级时由村校转到中心校。由于家庭变故,导致她性格内向,不自信,成绩不理想,还有点自暴自弃。王秀文有感于此,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找她谈心,帮她辅导功课,不断激励她,在生活上更是关怀备至。后来,她变得越来越活泼了,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变开朗自信了,还踊跃参加各种比赛活动。


乡村留守儿童,从小缺少家的爱和亲情的温暖。作为班主任,王秀文承担起“老师家长”的角色,既为人师,也为人母,更为益友。课余饭后,学生总爱围在她身边拉家长、说心事,在亲密无间中谈笑风生,她俨然成了孩子们心中可爱的姐姐、慈爱的母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一生。”这句话也是宁化3000多名教育工作者的最好印证。红土地上,类似以上教师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争做最好的老师,共同谱写客家教育新风采。


记者 赖全平 罗健雄 通讯员 孙熙沛 邱加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罗健雄 通讯员 孙熙沛 邱加炜】 【责任编辑:张惠川】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