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戏,抖抖唱唱开新花
2018
12/04
06:31
三明日报
小木偶演绎真善美
宁化木偶戏属提线木偶,又称傀儡戏,是客家地区流传的民俗艺术,有上百年历史。过去,当地乡村有傀儡戏班,水茜乡沿口村最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最多时有9个戏班,至今还有6个戏班,活跃在周边地区,新盛堂是其中最早成立的。村里至今保存着一座古戏台,沧桑百年,古色古香。
宁化传统木偶戏戏目多为《岳母训子》《昭君传》《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历史名著改编而成,还有民间传说,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有一定的劝诫和警示作用。《岳母训子》剧本源自《岳飞传》,讲述岳母给岳飞背上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
向学生传艺的是民间提线木偶艺人赖家麒,今年50岁,从艺34年。1984年,他跟随父亲学习提线木偶戏,最初在剧团打杂,熟悉二胡、唢呐、锣鼓等各类乐器,后来系统学习木偶基本提法,练习各种唱腔。1990年开始登台表演,他多唱祁剧唱腔,嗓音浑厚;动作娴熟,能同时提线表演多个角色,手忙而脚不乱。
表演前,他总要左手提起木偶,右手慢慢梳理提线,防止提线打结。他告诉记者,通过操作提线,能让木偶眨眼动嘴、舞刀弄枪、摸爬滚打,角色的性格和喜怒哀乐活灵活现。动作和神态要符合人物角色,年轻人快走,小脚老太慢慢走。线的抖法很有讲究,轻重缓急要适度,要灵活自如。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宁化张彦当选“福建励志先锋”[ 12-04 ]
- 下一篇:宁化开展“国际残疾人日”宣传活动[ 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