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谷文昌家风里的宁化记忆

2017
10/21
07:46
三明日报
 
谷文昌下放宁化时使用过的物件
 
  公而忘私的“谷满仓”
 
  “文革”期间,谷文昌遭受残酷批斗。1969年冬,谷文昌带着爱人史英萍、二女儿谷哲芬、四女儿谷哲英,被下放到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今石壁镇红旗村)当社员。次年7月,25岁的谷豫闽也来到宁化。而那时,小儿子谷豫东远在家乡河南念书。谷豫东回忆说,当时家里的情况只能从通信中有所了解。父亲在信中一再说自己生活得很好,叫他不要担心。
 
  其实家里的境况并不好。谷哲芬快人快语地说:“下放宁化期间,全家住在禾口街上的普通民房里,生活条件很差,床上有跳蚤。全家依靠爸爸的每月工资134元及妈妈的劳动过日子。”
 
  虽然身处逆境,谷文昌却置之度外,千方百计帮助生产队发展生产。
 
  当时禾口公社有2.8万余亩耕地,粮食亩产不过150公斤,年人均口粮不到150公斤。
 
  为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他提出走科学种田道路,实行“包工分”制,改进农业生产方法,帮助村里组织积肥专业队。他以身作则,每天早晨,一手拎粪箕,一手持粪铲,沿路捡拾猪粪、牛粪、狗粪。群众刚开始还不理解,后来才慢慢理解了。谷哲芬说,父亲经常走到田间地头,指导群众生产劳动。为了提高水稻产量,红旗大队专门用一块地搞种植试验,让父亲负责,没想到当年就大大增产,第二年进一步推广水稻种植,大面积丰产增收。
 
  仅仅一年时间,红旗大队亩产跃上千斤,群众看着黄澄澄金灿灿的稻谷满囤满仓,亲切地把谷文昌称为“谷满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责任编辑:茜茜】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