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兵张桢追忆抗美援朝最后一仗:马踏里烽烟
2017
08/23
07:00
三明日报
张桢荣立三等功
带领炮车,冒着炮火入阵地
14日17时,天色阴沉沉的,第四连火炮开始进入泰亭洞阵地。从盘龙山阵地到泰亭洞阵地约五公里,全是敌人封锁地段,敌机在上空不断侦察和扫射。张桢带领第三炮车,与其它三路炮车一起向泰亭洞挺进。
通过万村山岗时,他们被敌人发现,敌人的大炮猛烈射击,密集的炮弹在四周开花。弹片、火花、烟幕、沙尘,昼如黑夜。张桢指挥部队在靠望海山北麓稍避一阵后,要求大家沉着镇定,不要下车乱跑。待炮火转移后,张桢指挥部队迅速出发。抵达中坊洞沟口时,敌人炮火又响了。张桢见四周开阔无法停车隐蔽,便命令部队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急速前进,迅速到达泰亭洞第四连阵地。
狂风暴雨,伴着炮声夜宿坑道
战斗原定15日17时30分打响,但14时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阵地多被山洪冲毁,山头上浓雾笼罩,观察所无法观察和搜索情况,战斗因此后延了。
黑夜,暴雨如注,雷声、闪电、敌炮声、机枪声以及敌机的马达声,密集地交织在一起。张桢和刘德惠、王副连长一起困宿在一条小坑道里,疲惫使他们很快入睡。坑道顶上挂着一块挡水的雨布,因积水太重,竟连布带水一泻而下,全压在三人身上。大家惊醒过来时,才发现浑身湿透,成了“落汤鸡”。坑道上面不时出现塌方,张桢只好钻出坑道,蹲在小沟里,冒雨避弹直到天亮。
大雨中,防御工事多处被山洪冲毁,第四连炮车工事内存放的炮弹来不及转移,全被埋在了泥石里。张桢迅速向上级报告,请求派工兵排前来挖弹药。16日7时30分,天下着绵绵细雨,工兵来了,张桢赤着脚,光着膀子,与工兵一起挖炮弹,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擦拭干净。
雨后,情况变了,战斗准备扩大,第二和第六两个炮兵连也来参加这场战斗。阵地生活因此延长了十天,张桢被调回253.5高地指挥所指挥作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李文桥】 【责任编辑:马威】
- 上一篇:宁化359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受资助[ 08-22 ]
- 下一篇:“创城”进行时 宁化行政执法有力度[ 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