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客家文化:老树新枝竞芳菲
2016
04/11
07:03
三明日报
宁化木活字印刷品
群众活动有去处
在宁化翠江镇文化站,社区居民王女士是翠江镇京剧爱好者联谊会的会员,她们经常在这切磋京剧表演艺术。
书报阅览室、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厅、教育培训室……这个文化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为了让群众文化活动有去处,宁化县投入400万元,完成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提升改造,重点建设70个建制村及社区的文体活动室。同时以点促面,全面铺开,完成了90%的建制村及社区文体活动室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覆盖率达90%,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设施建设。
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更多公共文化服务,宁化县频频出招。宁化木活字印刷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因为族谱为三十年一修,使得很多谱师无活可干,木活字印刷的传承成为大问题。
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化县在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设立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非遗展示工作室,支持木活字传承人邱志强等人进行木活字的相关工作。如今,这个展厅已成为海内外客属乡亲了解木活字印刷的一个窗口。
在城区,大大小小的文化设施,也是宁化县的“文化地标”。近年来,县政府先后投入2亿元新建客属文化交流中心;投入1亿元新建客家祖地博物馆,目前主体工程已封顶,预算继续投入2亿元用于室内外装修和博物馆、图书馆、中央苏区乌克兰纪念馆、广场及雕塑、公共区域等各功能区建设。在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得到改造提升。这些设施的建成,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文化品位。
去年,宁化县被授予“福建印刷文化保护基地”,客家祖地文化园获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刘才恒】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余建地任县委书记 吕国健为县长候选人[ 04-07 ]
- 下一篇:宁化木活字表演亮相尼泊尔[ 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