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国难侨王海山的幸福生活
2015
11/20
07:15
三明日报
然而,从1977年起,越南不顾道义开始了全面反华排华,对当地华人华侨进行政治和经济等多重迫害,他因此被清除出部队退役回乡。当时,越南公安和民政部门对华人华侨的行动实行全面监视,迫使当地华人华侨变卖财产,逃离越南。1978年7月的一天,他全家和村里的其他华侨一道,从夜间出发,取道谅山,经过几昼夜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友谊关。此时,在友谊关的彼岸,广西凭祥火车站已挤满了大批越南归难侨,政府接侨人员正对他们进行造册登记,并根据他们的意愿进行分配安置。后来,归国难侨分别被安置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各地华侨农场。他父母和兄弟留在广西华侨农场,而他则去了较为边远的宁化泉上华侨农场。这主要是他父亲的意思,因为当时越南边防军第三师经常在中国边境制造事端,而王海山退役前就是第三师的士兵,父亲要他远离是非之地,照顾好妻女。
王海山是1966年在越南陆南县东兴社寨官村成婚的,妻子和他是青梅竹马的华侨少女沈观妹,当时,他们都才17岁。婚后,他俩一连生了4个女儿,回国时,大女儿已经10岁了。他们到达宁化泉上华侨农场的第二年,又添了一个儿子,组成了7口人的大家庭。
当时,宁化泉上华侨农场设有9个生产队,分布在泉上、湖村2个镇(当时称公社),安置了归难侨2900余人,其中越南难侨600余人。王海山一家被分配在位于湖村镇巫坊村的华侨农场第一生产队,统一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王海山从小在越南农村长大,对各种农活并不陌生,又参过军,当过村干部,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他的这些才干让他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先后担任了生产队组长、副队长、民兵连副连长、场部农业股干事、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宣传委员、场长助理、工会副主席等,并当选了几届的市侨联委员、县人大代表。1992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戴长柏】 【责任编辑:丽勍】
- 上一篇:宁化召开物流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 11-20 ]
- 下一篇:微电影《宁化味道》在宁化杀青[ 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