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客家文化浸润百姓生活
“人往四方,崇宗敬祖,孝悌忠恕,尊师尚学,……”宁化实验二小五年级学生张慧健每次来到江滨市民休闲广场,都要用客家话对镌刻在照壁上的客家祖训读上一遍。“这对孩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我觉得建设者考虑得很周到。”孩子的父亲张仁华说。
宁化是举世闻名的客家祖地,有着丰厚的客家文化渊源。县委县政府着力挖掘客家文化内涵,通过建筑等形式进行外化。目前已建成客家祖地一期工程、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客家美食文化城等重大客家文化项目,总投资已超过10亿元,总活动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项目含汇大量客家文化内容,比如公祠、山墙山庐、客家联谊馆图书馆、非物质遗产展示厅、篆字大书的200多个姓氏等。百姓在这些文化项目中感受敬宗穆祖的客家精神和丰富的姓氏文化,了解客家丰富的美食文化,获得美好享受。此外,客家博物馆、客家祖地二期工程、客家影视院线等大项目或即将投用,或正在建设,将为百姓文化生活再添风景线。
除了专题项目建设,这个县还邀请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黄汉民为顾问,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以因地制宜改造的方式进行文化城市建设:全城大量投用具有客家文化内涵的“葛藤灯”;横街立面改造,马头墙、翘檐等大量客家元素运用;休闲广场山墙镌刻著名书法家柯云瀚书写的“客家祖训”等等。丰富的文化景观浸润了百姓生活。
宁化是著名革命老区、苏区,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文化城市建设中,这个县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阵地建设。坐落于城市南面的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是宁化最大的广场之一,建有纪念雕塑,每晚均有数百名群众在此活动、休闲,感受红色文化魅力。而坐落于北山的宁化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充分发掘突出宁化革命历史:纪念碑,毛泽东《如梦令•元旦》铜雕,《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为引子创作的军号嘹亮小品雕塑,革命纪念馆,宣誓广场、红色舞台,思源井、红军井等,丰富的红色文化元素让百姓能在此感受肃穆、奋发、激情的文化氛围。
此外,宁化还拥有丰富的地方戏曲和人文资源。县里搭建戏曲平台,让喜爱地方戏曲的百姓每天都能自弹自唱。在社区开展文化讲坛,打造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让百姓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客家文化大餐等。(俞祥波)

- 上一篇:宁化“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摄影赛”启动[ 09-05 ]
- 下一篇:宁化一6岁女孩走失 至今仍下落不明[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