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糍粑大叔18年不涨价
2014
02/24
08:12
宁化县新闻中心
2月21日,宁化一中门口,一位大叔摇动把手,一团团糍粑从铁桶的圆孔钻出。大叔手起刀落,切下一块块糍粑,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花生的盘里滚动。不一会儿,糍粑摊便围着不少学生来买糍粑。
这位糍粑大叔便是陶程辉,浙江人,1996年开始在宁化卖糍粑。 “一块钱十个,不涨价。”大叔吆喝着。“年后各种小吃都涨价了,但我的不涨。”糍粑大叔说道。陶程辉是1994年和朋友一起来宁化谋生的,刚开始卖了两年袜子,之后便接了朋友的糍粑摊,以卖糍粑为生。目前全家人都在宁化,一个孩子在上小学,妻子也在卖水果贴补家用。
糍粑是一道客家名小吃,主料为糯米。将糯米蒸熟后捣烂,捣烂后的米粿做成适当大小的糍粑,均匀的蘸上大豆、芝麻、白糖等配制的佐料粉,即可食用。据陶程辉介绍,每天清晨五点,他就要起床淘米、洗米,花近1个半小时把糯米蒸熟,再用机器搅拌15分钟,将糯米饭捣烂成饭泥,装放在保温性能好的特制铁桶里。再把豆粉、芝麻、花生、白糖按比例配制成佐料粉放在和铁桶连在一起的簸箕里。随后骑着三轮车走遍宁化大街小巷,放学前便在各中小学门口停下贩卖。
为什么18年来卖糍粑都不涨价呢?“这十几年来我从不涨价,虽然别人说这样做生意有点傻,但我觉得卖糍粑很自由,骑着三轮车也能锻炼身体,更能养活一家人。”陶程辉跟笔者算了一笔账。他一天要做30斤的糯米,成本大概90元,制作佐料粉和制作时的电费等约30元,每天收入200多元,扣除成本后还能盈利100多元。“来买糍粑的大部分都是中小学生,消费能力不高。现在各类小吃更多了,只能采取薄利多销的形式。”陶程辉说道。(张茜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茜茜】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水茜举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招聘会[ 02-24 ]
- 下一篇:宁化翠江镇专场元宵晚会为群众送欢乐[ 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