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曹古民居:客家祖地的明清古民居标本
2014
02/15
08:28
福建日报
雕梁画栋的厅厦
古建完好,堪称明清古民居标本
这几年,下曹村申报历史文化名村,请了省里的专家前来调查指导。专家赞叹不已,称赞下曹古建筑群为宁化的明清古民居标本。
下曹公祠、祖厅、古民居共有45座,一般每座占地都在500平方米以上。其构造都以上厅为中心,配以门楼、下厅、厢房及护厝等,总体上具有“九井十八厅”的典型特征。“九井十八厅”是闽粤赣边客家地区的基本型民居,一般指九个供排水和采光用的天井以及十八个大小不同形状的厅堂,不过,现实中的“九”和“十八”是概言其多,不是确数。
最具代表性的有杨冈公祠、敬湖公祠、泰宇公厅厦、立人公厅厦、廷玉公厅厦、安俊公厅厦等。安俊公厅厦保存较完整,厅有三进,左右各有横屋。大门两侧还有板屋,是旧时私塾所用。据说此厅厦盛时住有20余户人家。厅厦分两层居住,后堂很有特色:八字形楼厅,三面环廊,雕楼画檐;上有天井采光,天井后有牌楼式照壁,两旁装饰有雕绘;二楼有突出的围廊“美人靠”,媳妇姑娘们在此做针线活、拉家常。
敬湖公祠体量宏大,坐东南朝西北,宽和深都有30余米,占地面积858平方米。有门廊、大门、下厅、戏台、天井、前廊、上厅等。右侧有横屋一列,是附属用房。其余古建筑规模有大有小,但构造大致相当。
这些建筑的建造注重细节、精工巧刻、富有变化。仅说窗户,形式上就有圆形、菱形、扇形、方形、特殊形体等多种。窗户的用途也多样,采光、装饰、隔断等,显得意趣天成。门楼、梁柱、窗户上雕的图案,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山水人物丰富多变,寓意美好。雕刻时注重整体,精心设计,在缜密的榫合中浑然天成。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俞祥波】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朱淑芳来宁调研医改[ 02-15 ]
- 下一篇:想学车撞死人逃逸 5小时归案追悔莫及[ 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