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圆红土地
资料图片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县,又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被誉为“苏区乌克兰”。近年来,宁化以“争创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全面创建“爱心圆梦”工程,圆学生求学梦,圆教师教育梦,圆教育强县梦。
情暖求学路
宁化县现有中小学生3.2万余名,其中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寄宿学生7955名,目前已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新华字典》23567本。从今年9月起,宁化县全面实施“幸福成长工程”,强化“三房五室”建设,先后投入560多万元,完成洗衣房、洗澡房、开水房,心语室、卫生健康室、活动室、亲情联系室、阅览室各35个,35所寄宿制学校的“寄宿制热水工程”已全面投入使用。
宁化县强化寄宿生营养工程,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营养改善资金监管,强化营养餐食品采购和配送关,近八千名农村寄宿学生直接受益,其中低保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达359人。
在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时,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关怀也无处不在。实验幼儿园廖建芳老师对班上新转入的邱同学极尽母爱之心,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在寝室里陪着他,帮助他很快适应新环境。对失去双亲的孤儿孙同学,廖建芳也格外关注,当他全身长满水痘时,廖建芳多次上医院陪他,送他一些小礼物,哄他开心。毕业那天,孙同学紧紧地抱住廖建芳说:“老师,你就是我妈妈,我舍不得离开你!”
客家学校身患绝症的生管老师谢祖珍,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他带病工作,细心地照管着学校200多名寄宿生。曹坊中心学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子”,进行爱心帮扶,并主动与第三中学老师进行帮扶对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王洪钟老师是淮土中心学校一名普通党员,今年春天开学初,得知班上的黄同学因从小缺失母爱导致性情异常孤僻时,王老师徒步十多里山路进行家访,当获悉长年出走在外的黄同学之母的电话号码后,王老师主动与她取得联系,让黄同学重温母爱的温暖。
为落实“一个都不能少”的控辍誓言,今年10月,淮土中学校团委发动全校师生为王同学进行爱心捐款活动。王同学从小失去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面对如今瘫痪在床的父亲,王同学随时面临辍学。学校的关怀,师生的帮扶,让王同学卸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得以安心读书。
第一中学高二学生曾同学来自偏远山区,因家庭贫困多次面临辍学,学校团委不仅帮他减免学费,还帮他申请到“黄仲咸基金”助学款,让他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高三学生张同学,家境也十分贫寒,在老师的帮助下,多次申请到学校“一分钱爱心基金”和“黄仲咸基金”助学款,得到县红十字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没有学校和社会的爱心帮扶,我不可能走到今天。”如今已升入福州大学的黄同学坦言,自己出生不久就被遗弃,继父家景不好,从初中开始,就有不少好心人资助她。
莘莘学子,梦圆求学路。如今,宁化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3.52%,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6%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
资料图片
社会助学路
近年来,宁化县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支教助学的浓厚氛围。请看今年秋季开学后的一组数据:
9月5日,河龙乡计生办为河龙中心学校34名“二女结扎户”女生发放书包、文具、手帕等学习用品;9月16日,石壁镇石壁村党支部为客家学校捐赠5台电钢琴,价值1.5万元;9月25日,县关工委到济村中心学校、第二中学慰问贫困学生。
10月10日,第二中学83届校友向母校捐赠价值4万多元的100张办公桌;同日,刘宏湘先生专程回到母校淮土中学,捐赠一批总价值6000余元的图书柜;10月15日,吴禄龙、黄岁贵、邓光富共同为安远乡营上小学寄宿生捐赠100套被褥;10月17日,县妇联和济村乡党委为济村中心学校6名贫困女生发放春蕾助学金;10月18日,实验小学举行了福建万亚实业有限公司方益敏先生助学金发放仪式,为10名困难学生每人发放300元助学金。
11月6日,淮土乡凤山小学举行“冷暖关爱工程”捐赠仪式,蓝天商场、美龄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美丰农业有限公司共同捐赠棉被82床、枕头45个、被单41床、洗衣机和彩电各2台,81名寄宿生受益;11月8日,香港南九龙狮子会在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奖教金”颁赠仪式,捐赠6万元奖励优秀教师和贫困学生;11月11日,世界小姐冠军于文霞携“雪佛兰·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支教队12人来到水茜乡庙前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义务支教活动;11月25日,县委统战部、县侨联牵头组织的“冷暖关爱工程”捐赠仪式在曹坊镇双石小学举行,捐赠48套被褥,价值1.3万余元。
自10月份以来,为救助身患白血病的安乐中心学校学生马善铭,在县红十字会与安乐中心学校的联合倡议下,社会各界迅速行动,一场爱心接力在宁化倾情上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幼儿园全体师生义捐20393.4元,幼儿捐款的场景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截至目前,已募得善款13万多元,一股股爱心潮在涌动,在圆梦…… (赖全平 孙熙沛)
资料图片
追寻教育梦
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宁化县15个乡镇共设立47个巡回支教点,招募支教志愿者79名,圆了大山深处的幼儿在家门口上学的梦想,也圆了支教志愿者的教师梦。从今年秋季开始,宁化县每年招聘新教师约40人,让他们在城区学校跟班学习一年后再到农村学校任教。
宁化县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各中小学校每年选派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参加农村中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教师的转岗培训。针对农村中小学技能科教师教学、教研等问题,教师进修学校每年要举办2期以上的专业培训。
宁化“葛藤人才行动”给力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引进和奖励教育优秀人才。为平衡城乡师资力量,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全面实施教师校际交流工作,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互动交流。
为提升教育质量,宁化县全面推进“适合教育”课题研究,聘请成尚荣、赖配根等教育专家担任“适合教育”课题研究的首席顾问,努力走出一条教育科学发展、优质发展之路。今年8月,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在宁化举行,生本教育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到场传经送宝。
目前,宁化县中小学校全面围绕“适合教育”的理念,整体推进“学·导·用”分层生本教育教学模式,曾扬明、赖承栋、王恒刚、巫升府等一批名师脱颖而出,成为宁化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要进一步抓好师生成长规划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追寻教育梦,托起中国梦,让每一位教师梦圆教育路、育人梦,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让‘爱心圆梦’工程真正落到实处,打造我县教育品牌。”谈起师资队伍建设,宁化县教育局局长吴革伟充满信心与期待。

- 上一篇: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来宁调研文化建设工作[ 01-18 ]
- 下一篇:市委宣讲团来宁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