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乐一圩
●本报记者 苏诗苗
6月3日,农历四月廿五,这天,是宁化县安乐乡圩天。上午是圩场最热闹的,记者恰好路过这里,也赶了一回圩。
安乐街道从南到北,街上摊点相联,摆满各种商品。有搭成车厢铺一件件挂卖的衣服摊,有拿几把椅凳外加木板铺就的土特产摊,鲜果、鱼肉摊、青草药摊等,则就近取点。各色外来杂货一应排开,吸引着赶圩的男女老少。
记者来到一个活禽摊前,摊主将几十只放养的番鸭圈围起来,自个儿站在旁边跟人聊天。“现在活禽好卖吗?”“还好,比前段时间好一些,但价格不高。”“一斤活鸭多少钱?”“10元。”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今天这几十只有人订走了。”
走在圩场中间,老远就听到响亮的音乐声。走近一看,原来有一辆流动的影碟售卖车。这辆由农用车简单改成的售卖车上,装了几百张DVD、VCD光碟,有故事片、联欢晚会,有戏曲节目、流行歌曲等等,车架上方悬挂着一台播放器和音箱。售卖车前站着不少村民,有村民拾出一张碟,卖碟老板将它放进DVD机里,看了一会儿,村民满意,马上成交。
巫新年的铁件摊,在圩场中段,记者走到摊前,他和妻子正在收拾锄头等农具。巫新年告诉记者:“我们夫妻早上7点就从清流的里田乡赶到圩上,现在快11点了,赶圩的人走得差不多了。我们想早点收摊,下午还得下田干活。”巫新年十几岁就学打铁,这项手艺干了二三十年。卖的锄头、柴刀什么的,都是自家打的。5天当中,有3天分别到里田和宁化的曹坊、安乐去赶圩,还有两天就下田干活,家里种了20多亩的田。巫新年妻子感慨地说:“现在种田的人少了,农具不好卖。”巫新年却说:“不少人不用手工操作的农具,改用机械化农机具了。”
再朝前,是一间农机经营部,门前摆着4台不同型号的耙田机。记者问店主,这种耙田机买的人多吗?店主答道:“眼下正是耕作时节,买的人挺多的。”店主接着说:“买农机具,国家有补贴。上午一位村民赶圩订了货,这下正到县里农机部门办理农机补贴的手续呢!”
安乐圩场曾经远近闻名。一位当地人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说:“这些年,随着农村人口进城,圩场大不如从前热闹了。”

- 上一篇:宁化:畲乡农民有了“家庭医生”[ 06-19 ]
- 下一篇:宁化:葡萄飘香引客来[ 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