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铃镖:为客家文化插上音乐翅膀
为客家祖地插上音乐的翅膀
在宁化,江铃镖起初在越剧团。上世纪七十年代,他被下放到安远乡后溪村,后来被调回文艺宣传队。1989年,他被调往宁化县总工会任宣教部长兼工人俱乐部主任,开始创作群众歌曲。
在越剧团,江铃镖主要担纲戏曲创作和演奏。戏曲有自己的曲牌,但他不愿照搬照用,而是大胆对原曲调进行发展扩充或提炼浓缩,既保留越剧传统流派风格,还有现代歌舞、客家文化特色,反响很好。
“他很刻苦,创作也很快,往往一两天就把作品初稿写出来。有时半夜睡觉,有了新思路,就马上起身创作。”江铃镖的夫人介绍说。
江铃镖的作品多种多样,题材大都和客家生活、客家文化有关。
翻开《翠城新曲——江铃镖歌曲、乐曲、戏曲创作选》,处处可看到客家、宁化的元素。歌曲部分,专门有一章为“客家之声”,收录了21首客家题材歌曲。《客来了》《游石碧》《客山客水客家人》《客家祖地好春景》等,无不表现富有客家风光,客家特色的生活,抒发客家人的情怀。
乐曲部分,江铃镖别出心裁创作了一组表现宁化山水人情之美的作品:描绘赞美东华山的洞箫、二胡、琵琶合奏曲《东华萧鼓》;呈现南山如诗美景的洞箫、二胡、扬琴合奏曲《南山倒影》;琵琶独奏《蛟湖春色》;笛子独奏《天鹅洞狂想曲》;展现风土人情之美的民乐合奏曲《客家婶婆客家情》……
江铃镖创作的越剧作品有80多部,更是全方位结缘客家文化。《群乞图》是他的重要作品,讲述的就是宁化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为民请愿的故事,深受群众喜欢。越剧清唱《《对月遣怀》、《蛟湖山下读书人》分别用了宁化明代状元张显宗和黄慎的诗进行谱曲设计。越剧表演唱《客家祖地喜团圆》、《宁化烟农乐开了花》等则表现了宁化群众的美好生活。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非常了不起,是我创作的灵感来源,有很多作品,比如器乐演奏曲《韭菜花开》等,直接取材或改编自客家山歌。”江铃镖说。
江铃镖的这些作品,让客家祖地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向世界各地,飞进世界客家人的心中。

- 上一篇:消防大队东风小学联合举行消防应急演练[ 11-12 ]
- 下一篇:宁化农民抱团参加林博会推介农机产品[ 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