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用画笔演绎绚丽人生

2012
10/12
08:09
三明日报

  专业深造成绩斐然

  1974年高中毕业后,陈方远和同龄人一样,响应“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到宁化县横锁公社知青农场劳动。

  “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借着煤油灯读书、练书法、作画。”陈方远说尽管条件简陋,环境艰苦,但绘画的热情不减,而艺术也为他创造了无穷的乐趣。

  机会从来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76年冬,恰值文革结束,文艺创作终于显露出久违的生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的老师到宁化招生,看了陈方远的作品后,招生老师说:“这个人我们要定了。”

  也许作家未必要科班出身,但画家一定要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这一点陈方远很有感触。“当时的宁化毕竟只是一个偏远、闭塞的地方,除了有幸遇到一些优秀的美术老师外,能接触到的就是一些普及性书刊和前苏联画册,西方的东西根本看不到。”陈方远说。

  怀着对绘画艺术的赤诚之心,陈方远来到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原来画画只是凭热情、凭经验,很零散,到福建师大后得以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陈方远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提升对艺术的感悟,1980年就以作品《六条腿的骏马》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获得铜奖,初次登上了中国当现代美术的大舞台。

  艺术没有止境,只有在学习、实践中求索创新才能与时俱进。1980年,陈方远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两年后,他又如愿以偿地被选拔到国家美术的最高殿堂——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研修班学习。“最大的收获是直接受教于侯一民、周令钊、李化吉、王文彬等一代名师,并结识了同学中一批中国当代优秀的青年画家,他们的艺术探索与成就揭开了中国当代美术划时代的篇章,并代表着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走向。”

  1984年,在绘制毕业创作的半年多时间里,陈方远不知道自己究竟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饱蘸心血的毕业创作《游子情——侨史纪事》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暨优秀作品展,被国内多家重要媒体报道、发表,获得国家壁画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以后连同其它两件代表作都被收编在《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卷)》中。

  1994年,回母校任教十年后,已经被评聘副教授的陈方远从福建师大辞职,移居香港,先后在《新报》、《星岛日报》担任美术设计。2005年,又获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授,重新回到大学讲坛。其间,他坚持艺术创作,作品连续入选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三届全国油画展及首届全国壁画大展等重要展事,并获得首届全国壁画大展佳作奖、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等荣誉,多件作品被《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油画全集》、《中国壁画百年》等大型画册收录,在美国、德国等地画廊成功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美国、欧洲、内地、台湾、香港等地博物馆或私人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罗鸣灶】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