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愿一生做个好老师”
开学伊始,宁化县安远中学王立荣老师当选为2012年福建省优秀农村教师,获得奖金一万元。
1991年,王老师从三明师专外语系毕业后,一直扎根于农村教育事业,二十一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曾记得,女儿刚满六个月,王老师就把她寄养在父母处,直到三岁才接回上幼儿园。面对女儿,王老师愧为父亲,陪伴女儿的时间实在太少了。面对一天天老去的父母,王老师愧为儿子,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2009年,即便在脚踝关节手术期间,王老师心里也一直牵挂着班上的学生,屡次从千里之外的福州挂电话回校询问班上的情况。手术后第三天,王老师就不顾医生的劝阻,毅然赶回学校上课。“如今想来,王老师当年瘸着腿坚持上课的情景太让人感动了,太不容易啊!”每当说起这些,同事们都为之感慨。尽管后来伤口发炎,不得不重新住院治疗,但王老师从未后悔过,此事也深深地感动了身边的师生,许多学生自发地赶往医院探望。
曾记得,从教二十一年来,王老师从未歧视过弱差生,总是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激励他们,让他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1996年,王老师接任的班上有名学生叫洪小林,学习成绩极差,很自卑,经常迟到早退,大家都认为他无可救药。但王老师不仅教育全班同学不要歧视他,要多帮助他,还用自己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他没有钢笔,王老师将自己的笔送给他;他的衣服扣子掉了,王老师找来针线给他钉上;他生病住院了,王老师为他垫上医药费,买好水果领着同学们去看望他……在爱心的感召下,洪小林慢慢地变得开朗了,学习认真了。得知洪小林篮球打得好,王老师就因势利导,特意在班上组织了一场篮球赛,王老师带头为他场上的表现鼓掌,同学们也纷纷对他表示祝贺,洪小林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此后,洪小林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时再也不打瞌睡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王老师协同其他科任老师坚持每天给洪小林“开小灶”,并安排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与他同桌,结对帮扶。两年以后,洪小林不负众望,以全校第五名的成绩升入宁化一中。
曾记得,留守女生何晓英,因为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缺少监管,读初二时就开始谈恋爱,魂不守舍,没有心思读书。在这紧要关头,王老师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毅然当起了她的监护人——临时爸爸。跟女生的父母多次电话联系,了解情况,商讨对策,王老师劝他们教育孩子必须统一观点,言出必行,学生家长十分感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女生的成绩慢慢回升,后来也如愿升入高中,三年后竟然考上福建医科大学,如今已成为省协和医院一名骨干医生。每次放假返乡,她都要到母校看望王老师。
曾记得,为动员流生返校,王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走村入户,也曾在家访途中被狗咬过、摔倒过,但他从不轻言放弃。2009年,班上一名叫李辉的男生,因为厌学而辍学在家。王老师不仅经常跟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沟通,还多次入户动员。那时他自己的女儿还小,正上小学六年级,不仅妻子有意见,就连学生家长也有些过意不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老师苦口婆心的感召下,李辉终于明白了王老师的良苦用心,重返课堂后,读书变得异常刻苦,第二年便升入了高一级学校。外出读书期间,李辉还常常打电话问候王老师,真心感谢王老师。“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作为农村一线教师,更应该把每一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看待!”面对家长们的赞誉,王老师显得很谦逊,“我愿一生做个好老师!如果有来生,下辈子我还要当老师。”王老师的话语里充满眷恋和执著。
(文中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赖全平 付华枞)

- 上一篇:市政协主席程立双来宁视察世客会筹备工作[ 09-21 ]
- 下一篇:城郊乡高堑村2处抢建违法建筑被拆[ 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