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水茜制茶“王”

2012
09/18
07:51
三明日报

    “最近,安溪茶叶商已开始向批发商下单备货。早在半个月前我们员工就忙着批茶、包茶。这个月茶叶销售量同比至少增长50%以上。”宁化县水茜沿口村津源茶厂负责人彭海雁乐呵呵地向笔者说。

  彭海雁今年34岁,他租种茶园近800亩,是水茜的茶业大户。

    辗转四年终选种茶

  彭海雁祖籍闽南,爷爷父亲都曾是宁化做大白茶的好手。1998年小彭初中毕业,离开宁化,去沿海打工赚钱。在广东,他当学徒帮人做过铁件;在晋江瓷灶他做过琉璃瓦;在厦门他做过铁门加工。辗转4年,在外总不如意。2002年,彭海雁看到泉州安溪茶叶生意很红火,便回乡种茶。

    “偷”师三载做出茶“王”

    回家伊始,彭海雁在水茜沿口租种80亩山地种铁观音,凭着长辈的经验,管理茶山。从2002年到2006年,每年春秋两季采茶卖茶青给安溪的茶厂。他发现,一斤茶青收购才几元钱,炒制后卖到几十元上百元甚至上千元,动起了制茶的心思。

  于是,只要有厂家来茶山收茶青,他就会跟着去厂里看看。看多了,晒青、摇青、凉青的手法,他也了然于心,回家后勤加练习如何炒制。

  2009年秋季,彭海雁亲自炒出一份好茶,请来做茶的安溪师傅品尝后,认为这茶每公斤价值在1500元以上,无愧当地“铁观音之王”的称号。

  3年“偷师”,彭海雁终于成了制茶行家。

    奋斗十年,年入百万

  好茶要靠好茶青。为保证原料供应,彭海雁四处寻求建立大规模茶叶生产基地,但未能如愿。乡计生协会得知后,积极支持帮助,通过土地流转使彭海雁承包了上谢、安寨、庙前、沿口等村近500亩茶园,并于2010年动工兴建水茜秋荣津源茶厂,在宁化县城关中环路开办佳芳茶叶这个零售窗口。小彭还得到乡计生协会扶持幸福工程款1万元,小额贴息贷款8万元。2011年,秋茶津源茶厂厂房达到2000平方米,3套生产线投入使用,加工茶叶1万公斤,产值200余万元,毛利润近100万元。厂子常年雇工18人,平时保持季节工50-60余名在茶山劳作,每个工人年收入2万多元,周围一批农户成了茶厂工人。(张丽勍 巫立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丽勍 巫立智】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