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宁化客家小吃首期学员培训班开班

2012
06/27
06:52
宁化县新闻中心


    客家小吃如何做大文章,刘小彦要求,首先要闯荡大世界,让我们的小吃走向全省、全国、全世界,让更多的人通过小吃了解宁化,了解客家祖地。其次要塑造大品牌,主要做好“表、里、高、低、特、新”这几个关键词。一是做好“表”字,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注册商标,申报中华小吃之乡等提高小吃知名度。二是做好“里”字,就是要挖掘客家小吃的内涵,要发现、挖掘客家小吃背后的故事和品牌,提高小吃的精细化水平,编制宁化客家小吃系列丛书。三是做好“高”字,就是要请高手策划,走高端路线,着力打造宁化小吃文化城。四是做好“低”字,就是通过广告牌、每年祭祖时举办一届客家小吃节,要求餐馆里面都要上道客家小吃,餐饮店要挂上宁化客家小吃的商标,开展评选宁化小吃名优店活动等。五是做好“特”字,餐饮业的独特魅力在于特色二字。客家小吃要善于继承和发扬传统小吃特色,使自己能长久地独具风味,从而赢得外地游客的喜爱。六是做好“新”字,就是要推陈出新,做小吃也要有时代意识和本土意识。

    刘小彦强调,要成就大产业。计划用5年的时间,从抓好普通店开始,争取在10个以上的城市发展1万个店。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到3万个店,从业人数达6万人以上,占全县劳动力总人口数的37.5%,收入可达50多个亿,并逐步实现企业经营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要肯下大力气。一是乡村发动。各乡镇成立小吃办,负责本区域的发展协调工作。二是部门联动。农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好培训,新闻工作部门要加强宣传报道。三是干部职工带动。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干部职工、村干部从事宁化客家小吃产业发展。凡经组织批准,干部外出创办标准店,并带领或发展2户以上从业户的,单位工资待遇不变,并享受同等政策扶持。四是驻外机构带动。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和商会的带动作用,在这些城市率先建立示范店。五是优惠政策推动。对所有从业人员一律实行免费培训、免费咨询指导,开办时免费赠送一套统一标志的餐具。依托县信用联社和县农行,对有贷款要求的普通店提供5万元以内的两年贴息贷款,标准店提供5-8万元的两年贴息贷款。贷款利息由县财政分年度支付,或分年度支付普通店3000元、标准店5000元的补贴款,补贴款持续支付时间均为三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丽勍】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