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畲乡巨变”③: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0
10/21
06:33
宁化县新闻中心

        “异村任职”让村干部职业化

    2006年村两委换届前,为给各村物色一个合适的领头雁,治平乡党委颇费思量。“村支书是最基层的干部,是无级别的‘官’,却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的领头人,我们乡大村上千人、小村几百人,选好村支书十分关键。”乡党委书记伍秉曲说。

    村支书“异地任职、全职工资、责任承诺、目标考核”的创意,跳入伍秉曲的脑海。2006年9月,乡党委决定在邓屋、坪埔、湖背角、光亮4个人才外流严重、宗族势力严重的村实试行村支部书记“异村任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新模式,采取群众推荐、支部推荐和党员自荐的办法,从全乡党员中公开选聘村支书,把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党员作为村支书候选人,再来竞选。对异地任职的村支书实行全脱产上岗,享受每月1000元的全职工资,任职满5年以上的并可享受一定的退休工资。这4个村平均有98%的党员、100%的村民代表参与其中,选出的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7岁,比上届降低了4岁;100 %具有高中文化,学历水平明显提高,这样的选举结果不仅打破了“本村支书由本村人当”的旧框框,还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当时,《福建日报》、《三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事实证明,这个书记我们选对了。”原治平畲族村支部书记兰永泉,2006年9月到光亮村任支书,享受1000元全职工资后,使他摆脱了家庭负担的重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带领光亮村群众发展经济中,充分利用自己竹山管护能手和笋干加工的特长,带领村民发展“山上建基地,山下搞春水笋和闽笋干加工”,使村民收入明显提高。据该村村民曾钦勇介绍, 2007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光亮村遭受冰冻灾害影响全村停电,兰书记立即与乡供电所联系,带领村两委干部和群众日夜参与抢修,三天恢复供电,“我们村以前也停过电,但这次是有史以来恢复供电最快的一次”,兰书记更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好书记。在去年9月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兰永泉又以高票当选,成为该乡唯一连任外来村支书。

    像光亮村这样新支书带来新气象的情形还真不少。例如,邓屋村跨村任职支部书记曾宏平,上任几年来,邓屋村先后投资180万元完成土地平整,筹资30万元完成新村部建设、投资13万元完成下水道建设800米,筹资130万元完成邓屋至召光5公里通组公路建设,赢得了村干部、村民的信任。坪埔村雷、连两姓村民,有诸多历史矛盾,村两委班子内部受此影响,工作难做,曾毅从湖背角村主任“升任”坪埔村支书,处理事情公平、公正,两姓村民都满意。而坪铺村原支书雷荣庆则“交流”到彭坊村,摆脱了姓氏的束缚,找到了甩开膀子干工作的感觉,带领村民修建好了百姓盼望多年的环村路。去年9月上任的田畲村支书雷荣启,是坪埔村人,2002年退伍转业后都在外经商,在全村换届选举竞职演说中公开承诺任期内完成投资18万元的绸子坳路段公路塌方、田螺坑至村部的公路养护、组组通自来水工程3件为民办实事而赢得党员和群众的认可,高票当选,截至日前,3件承诺的实事已完成2件,组组通自来水工程年底将完成50%。

    “推行‘异村任职’,让村干部职业化是一种趋势,让能干事想干事的人来当‘村官’。”伍秉曲对记者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丽勍】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