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畲乡巨变”②:“筑巢引凤”的“磁场”效应
2010
10/20
06:22
宁化县新闻中心
到2008年,该乡已有大大小小的竹制品加工厂10余家,他们加工产生的大量竹屑下脚料,通常被用来烧制蚊香炭、种植香菇,利用价值相对较低。如何科学利用这些竹屑?该乡招商小组通过网上搜集资料,策划生成了用竹屑加工机制炭的项目,并多方联系投资商。2008年,乡党委范副书记在一朋友家,遇到了做木头生意的客商张传博,跟他说起这个项目,张老板特别感兴趣,看了招商组的可行性报告后,当即决定到治平投资创办竹屑机制炭厂。乡党委政府十分支持,积极协调厂房用地,最后选定了位于坪埔村口的一处山林用地,在厂房建设过程中,变压器安装遇到一些麻烦,乡党委书记伍秉曲知道后,亲自出面协调供电公司,为厂里减少了2万余元的支出。
2009年春,乡招商小组动员返乡青年范仁华,投资1020万元,在家乡彭坊村又办起一家仁华机制炭厂,该厂以竹、木屑为原料,提炼精油后,再烧制机制炭。不仅把治平村几家木材加工厂的木屑“吃干榨尽”,还从曹坊、长汀等周边地区调运原料。每年可生产机制炭1000吨,产品畅销日本等地,每吨价格在3300元以上,附加值是烧蚊香炭的3倍。
为了使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快”,该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突出抓好以公共服务为主的投资软环境建设,对企业实行全方位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保姆式服务和各种跟踪服务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投资者营造舒心、放心的发展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瑞兰】 【责任编辑:丽勍】
- 上一篇:“十佳教师风采”之四:罗娓丽[ 10-20 ]
- 下一篇:县政协就“十二五”规划征求行业协会意见[ 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