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宏湘:热衷公益的包工头
得知自己入选“宁化首届道德模范”候选人,49岁的刘宏湘显得很低调:“呵,没做什么事,不值得一提的……”
刘宏湘是淮土乡淮阳村一位个体工程老板,宁化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这位看起来敦实豪爽的汉子,因长期在施工一线忙碌,皮肤被晒得黝黑。在淮土乡,只要一提起他,大家都会说:刘老板啊?世上难找到那么好的人哦!
40多项工程件件是“优”
20年前,高中毕业在家务农多年的刘宏湘开始学做包工头。他从承包小水电站工程做起,逐渐积累经验,后来,发展到以承包水泥路工程为主。“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工程”是刘宏湘始终坚持的职业信条。他向大家许诺:决不向社会交付一平米不合格工程。
为了兑现诺言,刘宏湘坚守施工一线,严把质量关。2008年11月,他承包的淮土乡通乡公路禾坑至水东路段,有一段20多米的路面,完成单面施工后,刘宏湘凭多年的经验,感觉工程有些不扎实,他主动叫来工程监理对路面进行抽样检查,果真发现水泥强度有些不够,刘宏湘二话不说,拿起铁锤,和工人一起把路面砸掉重新铺设。这一砸损失就是1万多,但刘宏湘不心疼,他说,自己承包工程20年来,这样的返工是经常发生的事,国家和老百姓修条路不容易,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20年来,刘宏湘完成了40多项、近30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工程质量在验收时全部是“优”,2008年,淮土乡隘门——寒谷村的3.4公里通村水泥路,因为工程质量过硬,获得福建省交通厅2.2万元的奖励金。
“宏湘哥,你要活一百岁”
“做公益,找宏湘哥。”在淮阳村,要做修桥铺路送温暖这些公益事,刘宏湘是村民们第一个想到的。
2003年,刘宏湘的两个儿子相继大学毕业,在福州找到了工作。刘宏湘觉得肩上的担子一下子轻了。他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村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家。
5年来,每年年底,他都要对村里的15户特困户进行慰问,每人送上300元红包;对淮土乡敬老院的12位老人,每人送上200元压岁钱和几公斤猪肉。2007年冬,他给村里80多位70岁以上老人送去电热毯、电热饼等取暖用具;对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他一定记得给送去几百元的奖学金……
淮阳村的老张,家庭较为贫困,几年前因一次意外导致全身瘫痪,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度想自杀。刘宏湘知道了,经常到他家跟他聊天,开导他:要想开点,为子女着想,好好活下去……并300、500地周济他。现在,老张已经能撑着凳子走路了,每次见到刘宏湘,老张都很激动,总是说:“老哥,多亏你当时的帮助啊!”
淮阳村的屠夫张运群说,刘宏湘是个做好事不爱张扬的人。每到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他都会接到刘宏湘写来的一张字条,那是列好给十几个困难户送猪肉的名单。刘宏湘总是先把猪肉钱先付了,然后叫张运群悄悄地把猪肉送到各家各户去。
“宏湘哥,你要活一百岁哟!”现在,走在村里,很多受过他帮助的老人家都会握住他的手,送上这句最纯朴的客家祝福。
每年至少花15000元用于公益事业
因为刘宏湘的热心肠,2006年,他被当选为宁化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刘宏湘觉得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当年,他听说淮土中学要更新一批课桌椅,但缺少经费。刘宏湘主动找到校长,承担了25套课桌椅的购置费用。
村里很多群众因为娱乐活动较少,在农闲时喜欢打麻将、赌骰子等。刘宏湘看在心里,常想如何让大家有个寄托,来消除赌博陋习?
今年正月,刘宏湘找到村里的干部,说出了办一支农民自己的文艺队伍的想法。没想到大家都很支持,告示一出,短短半个月,就有80多位妇女报了名。刘宏湘拿出1万元作为文艺队的经费,买来腰鼓、服装、扇子和一套音响,成立了腰鼓队和秧歌队,还给队员们请来了学校的老师进行专业辅导,每天晚上8点钟到村里的刘氏祠堂里排练。
今年五一节,村里的文艺队首次上街踩街亮相,腰鼓队、秧歌队舞起来有模有样,不亚于城里的艺术团体,受到群众的好评。如今,只要遇上节假日和村里有喜事,文艺队都要进行踩街,热闹一番。
入夏以来,宁化城关流行起了广场健身舞。为此,刘宏湘又动上了心思,他找到负责文艺队的刘玉林,表示他愿意出所有经费,让他选几名文艺骨干到宁化学广场舞。刘宏湘花了一千多块买了套音响,让5名学成归来的文艺骨干在乡车站前的一块空地上,教起了广场健身舞。很快,前来学习舞的群众达到300多人。场地有些太小了,他又把自己门口的一块空地也贡献出来,再买了一套音响,让大家在这里跳舞。
现在,村里的文艺生活丰富了,赌博的现象也慢慢少了。
对父亲刘宏湘的热心,两个儿子很支持,每年都会拿回几千元支持他做公益。3年前,刘宏湘和儿子达成口头协议:以后,全家每年至少花15000元用于公益事业。刘宏湘说,这个协议,这3年来,他都做到了,以后,他还会一直做下去……(张瑞兰 张林勇)

- 上一篇:宁化供电公司举办“打造强大执行团队”专题培训[ 08-13 ]
- 下一篇: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获省级先进集体荣誉[ 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