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新华社:“红军村”石碧 永远的记忆

2009
07/24
09:54
新华网

 

 

当过石碧村村支书的张恩裕在村里修建的烈士纪念碑前为孩子们讲述先辈们的革命故事(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713日摄)

 

(新华社记者逯寒青、姜克红)红军井、红军桥、墙上的红军标语……距离红军离开去长征已有75年,但这里红军的痕迹仍随处可见。

 

1934年,这个当时只有130多户人家的村子,就有一百多个年轻人跟随红军长征。他们没有留给亲人任何东西哪怕是一张照片,解放后亲人们收到的却是92本烈士证。

 

福建省宁化县石碧村,红色记忆里留下的不仅是刻骨铭心的惨烈与悲壮,更有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红军精神。村民们说,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是红军的后代,石碧村就是“红军村”。

 

76岁的张河银老人家中,墙上挂满了民政部门送来的“光荣之家”挂历。他的父亲和叔父作为当年红三军团的士兵牺牲在湘江战役。张河银记不清父亲和叔父的容貌,只记得因为家中没有劳力,裹了小脚的祖母带着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72岁的村民张仁谱,叔父曾经是宁化县苏维埃政府的秘书,后来牺牲在江西瑞金。他说,当年村里许多年轻人都是正在犁地、赶集时,看到红军要走,扔下手里的农具就跟着红军走了。“很多年轻人走时打着赤脚,甚至连枪都没有。红军走后国民党军队经常来抓壮丁,村里没走的年轻人晚上睡觉都穿着蓑衣,听见狗一叫就往山里逃。”

 

当过石碧村村支书的张恩裕说:“红军走了几十年,但村民受到红军教育的根子却很深。解放前,红军家属基本都是些老人、妇女和小孩,大家人助人,亲帮亲,互相扶助,艰难度日。解放后,村里更是民风和谐,从来没有宗派纠纷,也少有偷鸡摸狗,打架斗殴之事。直到今天,村里人参军入伍从来不用动员。大家都有一份红军烈属的荣誉感。”

 

石碧村所在镇的民政委员张仁远介绍,民政部门核实清楚的石碧村红军烈士有92人,还有很多当年参加了红军的人到现在都没有音讯。为了纪念他们,石碧村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刻上烈士的名字。每年清明,村民们都会带着孩子们去扫墓。

 

    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记载着这样一组数字:宁化县是中央红军的故乡。1934年,作为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当时全县13万人口中,就有1.3万人作为红军参加长征,解放后仅剩宁化籍老红军28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