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Default/Skin/2019nh/images/guanzhu.png)
曹增添:回乡“扛锄头”的大学生
刚参加完宁化县“十佳青年”颁奖晚会,曹增添就迫不及待地搭车赶回了他的“浪漫制造基地”——位于宁化县曹坊乡上曹村的花卉大棚。
“5月节日较多,是鲜花销售的旺季,明天早上还要给4家花店发货呢。”24岁的曹增添,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显得斯文而帅气。
2007年6月,曹增添毕业于龙岩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园林设计专业。毕业后,小曹应聘到云南省昆明市一家花卉公司工作。在那里,他学到了鲜花的种植,包装,保鲜运输 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看到了鲜花作为一种特色产业,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目前,省内的花卉主要从昆明空运回来,空运的成本较高,宁化属于暖湿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有许多鲜切花可以在本地种植啊。”小曹动了回乡创业的心思。在电话里把自己创业的想法和父亲一说,父亲曹宝金十分支持。
2008年元旦,曹增添回到家乡。父亲拿出8万元给他做启动资金,并勉励他:“这是攒来给你娶媳妇的钱,你要用心做,做出个好项目出来,带动大家一起赚钱……”
小曹把家里的10亩农田作为“试验田”,开始搭建花卉大棚。
“经过数月努力,我的第一批简易温室大棚基本构建设施完成。努力没白废,扛锄头的我,感觉好困。”
“今天刮阵大风,把我一个54米的棚顶吹翻了。薄膜也撕了,又有的忙……”
“终于将大棚完工了,花种下去。现在开始管理了,草总是长的比花快,锄了一遍,又开始长了,前阵子天气又热,浇水完除草,摘心,打药,施肥。工作不少。”
“通过朋友的介绍,今天终于把120朵玫瑰给卖到三明了,赚到了“第一桶金”——100元,心里真激动啊!”
小曹的种花日记上,记录下了创业的种种艰辛。
最让小曹难过的是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突然发生霜冻,一夜之间,把棚里正在生长的花芽全部冻坏。为了将花苗保住,每天晚上12点温度最低时,小曹就要到大棚里烧锯末,增加棚内温度,避免继续受到冻害。
“那场寒流,让我损失3万多元。”小曹说,但他没有因此失去信心。现在,他每天可产出鲜切玫瑰、非洲菊300多支,主要零售到宁化和长汀各花店。
今年3月,小曹租下试验田周围12亩的土地,搭起大棚。从昆明又买回6000多株玫瑰、10000多株非洲菊花苗。
小曹说,到今年10月,等这批苗开花了,每天的产花量将可达2000多支,那时,他准备在网上卖花。
“看着一块空地 在自己的手中不断的变化,每一天都忙碌并快乐着……”小曹说,这次被推选为宁化县首届“十佳青年”,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虽然事业才起步,但他相信,回乡“扛锄头”,一样可以扛出一片新天地。(张瑞兰 汤建生)
![](http://www.zgnhzx.com/UploadFiles/article/2020/4/202004161533456866.jpg)
- 上一篇:宁化县9家非公有制企业“纳税大户”受市表彰[ 05-14 ]
- 下一篇:宁化“幸福时光KTV”扰民 20多户小区业主要求取缔[ 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