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打破壁垒精准帮扶 福建千家社会组织牵手千个革命老区村

2021
04/12
08:56
东南网

千家社会组织牵手千个革命老区村


“阳光1+1”照进红土地


东南网4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林静)“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革命老区苏区的人民。


福建是著名革命老区。近年来,我省创新帮扶机制,持续攻坚克难,全力推动老区苏区跨越式发展。


在带领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队伍里,社会组织成为一道温暖亮丽的风景。


打破壁垒精准帮扶


2019年底,省民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印发《阳光“1+1(社会组织+老区村)牵手计划”行动方案》。


如何让这一束阳光精准照进红土地?我省通过搭好线上信息发布、线下供需见面、村社联系沟通三个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做到精准帮扶。全省共摸排8000多个老区村,汇总上报1200多个有意向、条件基础较好的老区村;各个社会组织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双方信息在平台公开发布、平等沟通、双向选择,从“单向帮扶”到“牵手共进”,鼓励双方因村因社制宜,确定合作形式,选准合作项目。


福建省盲人协会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挂钩帮扶革命老区、建档立卡省级贫困村宁化县安远乡永跃村,对村里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困难村民家庭进行逐一入户摸底调查,对村人口情况、特色产业、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精准了解需求。


“虽然我们不能看见光,但愿意成为一道光。”省盲协主席王永澄说,一年里,协会动员爱心单位23家投入帮扶资金130多万元,直接服务和惠及村民4000多人次。


省诚信促进会也积极响应号召,与革命老区村闽侯县荆溪镇仁洲村牵手结对。省诚信促进会会长陈伦说,听说牵手计划后,十几家会员企业纷纷慷慨解囊,促进会工作人员一次次去仁洲村,入户走访贫困家庭,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让老区困难群众日子有奔头。


“‘阳光1+1’帮我们把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仁洲村低保边缘户潘祖萱领到帮扶资金后,马上买种子、买肥料,每天忙得团团转。


深度合作“造血”共赢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阳光1+1”牵手计划改变以往一捐了之的帮扶模式,发动社会组织把自身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老区村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等优势结合起来,以双方深度合作“造血”共赢模式发展老区优势特色产业,既增强老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又促进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自身发展壮大。


武平县黄金果协会立足老区生态优势,通过“技术引路,带动农户共建”“销售引流,促进产销共引”“品牌引领,致力百姓共富”“信息引导,推进资源共享”的“四引四共”模式,带动老区农民脱贫致富。2020年全县种植百香果达2.53万亩,实现产值2.5亿元。


插上“互联网+”翅膀,“阳光1+1”用互联网思维助推老区产业发展。


“农特产品好东西,十八乡镇聚一起,你有需要来这里……”在大田县双创园助农产业馆内,来自“阳光1+1”助农产业馆的专职主播以顺口溜、快板等直播方式带货,深受网友喜爱。


2020年,大田县与福建省职业经理服务行业协会正式签约。目前,协会在大田搭建了2400平方米的“阳光1+1”助农产业馆,同时在全省范围内拥有门店30余家,销售大田农副产品300余万元。在抖音平台上,农民主播单个作品的最高播放量达到150万人次,签约以来,农民主播人均销售贫困户农副产品13万元。


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阳光1+1”还从村民家门口打造“乡村公益文化圈”着手,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乡村文化与现代公益文化的交流融合,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在革命老区南平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邵武春暖社工服务中心与村两委、村乡风文明促进会、村老年协会等共同协商,探索设立“龙斗公益银行”,引导和鼓励村民参与全村人居环境整治、恤病助残、助困助学等活动,推行公益积分存储与兑换,形成亲帮亲、邻帮邻的常态化帮扶网络。


如今,村里设立“德孝”宣传栏,每年冬至举行“德孝节”,为90岁以上老寿星集体过生日,村民们通过投票选举一批好婆婆、好儿媳、好夫妻等,弘扬德孝文化,表彰贤德模范。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1232家社会组织与1263个老区村成功牵手结对,生成项目1120个,直接投入帮扶资金逾2亿元,引导会员企业(单位)投入8.76亿元资金助力老区脱贫攻坚,惠及贫困人口278万人(次)。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任振宇】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