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小小二维码 便民大可为
东南网4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方炜杭通讯员黄炜彬翁骏祥)
手机扫一扫,一趟不用跑。
刘清华今年2月到三明务工,暂住在梅列区和仁新村,因工作原因需报考驾照,报考则需提供暂住登记,原来需自行到派出所办理。上个月,他用手机扫了二维码门牌联系上社区民警。很快,民警就上门利用手机“拍拍采”APP采集了小刘的信息并办理好暂住登记。
我省自去年启动换发二维码门牌工作以来,无论城市还是偏远乡村已陆续换上了带有二维码的门牌。三明在基本完成二维码门牌安装工作后,由此延伸出的一系列便民、利民效应正在日益显现,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在徐碧二村某户,有一男子很像之前因开设赌场被网上追逃的逃犯。”去年11月上旬,三明市公安局徐碧派出所收到辖区群众通过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的“一键报警”功能发来的匿名举报信息。
徐碧派出所民警立即出动,发现疑似目标后,确认其为涉嫌开设赌场的王某,当即实行抓捕。民警何建华说,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选择“一键报警”功能,手机将拨通该门牌地址所在辖区的报警电话。
三明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各个部门各管各的,各有一套信息库,这就导致同一间房屋有多个地址信息,给群众房屋买卖、小孩上学等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在换发二维码门牌的同时,三明各有关部门结合《福建省地名管理办法》《居民门楼地名标志编号规则》等文件,推进统一的标准化地址库,对“错、重、漏”地址信息的核查整改;此外,针对街路巷未命名或命名不规范的情况,提请民政部门规范命名;对正在建设的居民小区与开发建设单位联系,核准地名,提前介入,预留编划楼门标志号。
一块小小的二维码门牌,正在让一座座钢筋缓凝土建筑变成一座座“智慧房屋”。二维码门牌包含了建筑物的经纬度坐标,一系列精准便民服务成为可能。
据介绍,目前公安、民政、教育、工信、自然资源、住建、国资、税务、通信管理、邮政管理等有关部门现有业务系统与地址信息服务平台无缝对接。通过扫二维码门牌进行居住证办理、房屋出租信息发布、水电煤气费缴交等便民功能已经成为现实。
快递服务、叫餐服务、医疗救助、社区服务、门禁卡等第三方服务正在不断加入。比如,群众可以通过扫描自己住址上的二维码门牌,将准确的地址信息提供给快递企业,快速完成寄递服务。快递小哥也能通过二维码地址信息,准确及时地送达寄送物品。
- 上一篇:快讯:福州地铁2号线4月26日正式开通试运营[ 04-26 ]
- 下一篇:一季度福建利用外资实现开门红[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