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湖里78岁垃圾分类督导员发明“神器” 参与社区管理

2019
01/07
09:20
大闽网

湖里78岁垃圾分类督导员发明“神器” 参与社区管理

东南网1月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常海军)一顶小红帽,一把垃圾剪,每天早晨六点,准时出现在神山三航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

他是彭卫泉,78岁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他是小区文明公约的发起者,主动请缨管理社区;他是小区的“发明家”,抽水机、垃圾分类钩、垃圾分类剪等件件“神器”出自他的手。

他说,他只有一个愿望——发挥余热,退休不退色,治理小区环境、维护小区秩序,就是他的“舞台”。

千字倡议成小区文明公约

在神山社区碰到彭卫泉的时候,他正戴着志愿者“小红帽”,手里拿着他发明的垃圾分类“神器”,在小区里带领志愿者队伍打扫卫生。

和很多退休后颐养天年的老人家不同,彭卫泉享受为大家付出的过程。台风“莫兰蒂”之后,神山三航小区很多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一片狼藉的小区迎来了重建“契机”,他立刻联络上几个退休的老同事,开始行动起来。

每天五点起床,六点出门“巡视”,把工人干活的工具收拾整齐,等工人开工。“我们三航是建筑公司,工程上的事基本都懂。”彭卫泉说,工人哪里干得不好,他们几个就从旁指点;偶尔看不过去的,还会亲自上手;工人们干活顾不上喝水,他们就端茶送水,忙得不亦乐乎。

几个月时间,小区焕然一新,但彭卫泉却陷入思考:这么好的小区,需要好的管理才行。那个晚上,彭卫泉难得晚睡,一条条倡议经过深思熟虑后跃然纸上:“为了维护美丽的神山三航小区,组建一个花园以及环境卫生管理小组”、“要求业主男女老少共同爱护花园的一草一木”、“不许乱丢垃圾和杂物”……

如今,这份千言倡议已经是三航小区的文明公约,彭卫泉召集的退休志愿者队伍,也从最初的5人,发展为30多人,每每看到小区环境得到夸赞,他的心里总是充满自豪。

动手又动脑造出移动抽水机

在三航公司上班的那些年,彭卫泉的主要工作是医生,“退休了闲不住,想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所以他最大的乐趣,在于投入小区建设和管理。

不过,等真正投入小区管理,彭卫泉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小区管理者很多是像他一样的老年人,浇树浇花时,需要从100米远的水池中用桶提水,“对老人家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彭卫泉想,要是有一个方便移动的抽水机就好了。

想干就干,善于思考的他买来了书本,备齐蓄电池、逆变器和350瓦的小型抽水机,多次试错后,不用交流电的小型抽水机诞生了。

这还不算完,他找来木板,把婴儿车上的轮子取下来,做了一辆小车;找来邻居丢掉的坏风扇,取下底盘安上摇手,用来卷水管。“这样一来,年纪大的人,只要把水管一端放进水池或接上自来水,就可以推着小车为小区里的所有花草浇水。”

自告奋勇义务督导垃圾分类

去年,厦门全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他也投身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第一时间报名当义务垃圾分类督导员。别的督导员早上七点上班,他六点半就开始工作;别人九点下班,他一定要等到快十点才离开;老年人观念陈旧不愿意给垃圾分类,他就带头做,挨家说。

而医生的本能让他关注卫生问题,看到有些人直接用手帮邻居分垃圾,他就想:什么样的工具能让大家的双手解放出来,又能避免戴手套带来的不便呢?

8元钱,买来一把大剪子;8元钱,买来两条铁棍;7元钱,焊接、打磨和打弯——23元的成本,一把长出触角的垃圾分类“神器”诞生了。“有的人垃圾分类不彻底,督导员可以用钩子钩住袋子,用剪刀剪开,两条钩子像筷子一样夹住垃圾并进行分类。”彭卫泉说,别小看这把“剪刀”,小到牙签,大到100斤的垃圾袋,它都能处理,解放双手还提高了效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