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10年了,“福建土楼”你去过没?
申遗成功10年了,“福建土楼”你去过没?
台海网8月19日讯 据新华网报道 关于“福建土楼”,你知道多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事应该知道吧?那是在2008年7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到今年已经10年了。其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两群两楼”(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共20座土楼成为世遗。著名的福建土楼“四菜一汤”就在田螺坑土楼群。如果你没去过,那就跟着记者的镜头去一探究竟吧。
田螺坑土楼群
一提到“福建土楼”,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四菜一汤”,这形象的称谓正是指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的田螺坑土楼群。
↑被称为“四菜一汤”的田螺坑土楼群。(8月5日摄)
田螺坑土楼群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因布局酷似饭桌,被网友称为“四菜一汤”。
↑游客在与“四菜一汤”合影留念。(8月5日摄)
田螺坑土楼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所在的田螺坑自然村因地形像田螺,四周又群山高耸,中间地形低洼,形似坑而得名。田螺坑土楼群的住户均为黄氏族人。
↑从山下望去,田螺坑土楼群犹如一座城堡。(8月5日摄)
据介绍,田螺坑土楼群的第一座土楼叫步云楼,就是那位于中心位置的方形楼,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三层高,每层26个房间,全楼有4部楼梯。取名步云,寓意子孙后代从此发迹,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果然,步云楼还在兴建,族人又有了财力,随即在它的右上方动工修建新一座圆楼,叫和昌楼,也是三层高,每层22个房间,设两部楼梯。
↑游客在与“四菜一汤”合影留念。(8月5日摄)
1930年,步云楼的左下方又建起了振昌楼,还是三层高,每层26个房间。1936年,瑞云楼又在步云楼的右下方拔地而起,仍然是三层高,每层26个房间。最后一座文昌楼建于1966年,准确地说它是一座椭圆形楼,同样是三层高,每层有32个房间。
怀远楼
怀远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是一座双环圆形土楼,一个大环里面套一个小环,较为罕见。
↑怀远楼内部的“大环套小环”结构。(8月5日摄)
怀远楼为简氏家族住宅,坐北朝南。楼门上有楹联“怀以德敦以仁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毓人文”,“怀远楼”由此得名,可以看出简氏祖先重视以德育人,希望子孙怀有远大理想。
↑游客在与怀远楼合影留念。(8月5日摄)
怀远楼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座双环圆楼,大环和其他土楼一样为住宅,小环为怀远楼特有的学堂,平时是简氏子孙读书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取名为“斯是室”,两联书为“斯堂讵为游观祈计敦书开耳目,是宝何嫌隘陋惟思尚德课儿孙”。
↑游客在参观“斯是室”。(8月5日摄)
怀远楼的楼基用巨型鹅卵石和三合土垒筑而成,整座楼共有4层,高14.5米,每层34个房间,共有136个房间。怀远楼因夯土配方独特,夯筑技艺高超,至今外墙表面光滑无剥落,也抵御住了地震的损坏。
↑游客在怀远楼的顶楼观望。(8月5日摄)
怀远楼的结构极为规范,每间屋子的规格大小一致,每户四层,一层做饭,二层储存粮食,三四层住人。楼内打有水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
和贵楼
和贵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为方形土楼,并配有院厝,共有五层,是南靖最高的土楼。
↑游客进入和贵楼院子参观。(8月5日摄)
和贵楼主楼大门上题有“和贵楼”三个大字,两联书为“和靓既康禄,贵子共贤孙”,简单十个字道出了主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子孙的希冀。
↑游客在和贵楼主楼外合影留念。(8月5日摄)
和贵楼的最大特点是,它是建在沼泽地上的,聪明的简姓族人运用悬浮原理,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几百年仍然坚固稳定,保存完好,被称为“陆地上的诺亚方舟”。
↑游客在和贵楼内跳跃,体验沼泽地的松软。(8月5日摄)
和贵楼每层有28个房间,共有140个房间,东西南北四个角均有楼梯上下。院内有两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一口井水质清澈,可以饮用,另一口井水质浑浊,不能饮用,此乃和贵楼的一大奇观。
↑游客进入和贵楼主楼院内参观。(8月5日摄)
和贵楼由楼和厝组成,闽南地区将多层的房屋称为“楼”,单层的房屋称为“厝”,和贵楼的方楼为楼,外面的院墙为厝,里面中心位置的学堂也是厝。当地有句俗语“厝包楼儿孙贤,楼包厝儿孙富”,和贵楼方楼内外都有厝,可见主人期望世代儿孙既贤又富。
裕昌楼
裕昌楼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下版村,始建于元中期(1308-1338年),是目前南靖最古老的圆土楼。
↑游客在裕昌楼外合影留念。(8月5日摄)
裕昌楼共有5层,每层54个房间,共有270个房间。楼体为土木结构,五行造型,通廊式圆楼。第一层墙厚1.8米,往上逐层减缩10厘米,以保证楼体的稳固。
↑裕昌楼的墙面部分脱落,足以见其古老。(8月5日摄)
裕昌楼原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出资建造,后来罗、张、唐、范四姓搬走,故如今裕昌楼中居民都是刘姓族人。
↑裕昌楼内保留有浓厚的生活气息。(8月5日摄)
裕昌楼内现有21户123人居住,设有五部梯道,一个大门出入,顶层建有瞭望台,各单元一层厨房均有水井,共22口,井深约1米,水质清净甘甜,是福建土楼中水井最多的。
↑游客走在裕昌楼内的鹅卵石地面上。(8月5日摄)
裕昌楼最大的特点是三四层的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几百年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刘氏家族在此繁衍25代。
塔下村
塔下村位于南靖县书洋镇,是漳州著名的侨乡,始建于1426年,现有300多户人家。村内土楼沿河而建,被称为“闽南周庄”。
↑塔下村沿河而建,风景秀丽,宛如江南。(8月5日摄)
塔下村土楼形态丰富,有常见的方形、圆形,还有围裙形、曲尺形,最独特的是还有浙杭水乡模式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
↑塔下村沿河而建的方形土楼。(8月5日摄)
塔下村是张氏家族的居住地,为敬奉先祖,建张氏家庙——德远堂,距今已400多年。德远堂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塔下村的张氏家庙,坐北朝南,背山面水。(8月5日摄)
德远堂前,立有24根石龙旗杆,是国内现存单处最多的石龙旗杆。清道光年间开始,张氏家族为勉励子孙发奋读书,规定凡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立石龙旗杆。
↑德远堂前面的石龙旗杆,数量之多令人赞叹。(8月5日摄)
塔下村还是南靖县第一长寿村。这个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犹如一片清净乐土,民风淳朴,孝敬、供养老人蔚然成风。现全村1600个人口中,60岁以上的就有220多人,其中80—89岁的30多人,90岁以上的3人。据说,环境优美、素食为主、热爱劳动、子孙孝敬是塔下村老人普遍长寿的秘诀。
云水谣
云水谣原名长教,位于南靖县境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景区。2005年底,电影《云水谣》剧组在这里取景拍摄。“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将长教改名为“云水谣”。
↑游客在电影《云水谣》中经典镜头处合影留念。(8月5日摄)
云水谣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云水谣灵山碧水,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8月5日摄)
云水谣的溪岸边,排列有13棵百年老榕树,其中一棵老榕树需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福建省已发现的最大榕树。
↑游客从云水谣一棵六百多年的老榕树下走过。(8月5日摄)
榕树下是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据考证是古时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是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
↑云水谣的千年古道见证了历史的沧桑。(8月5日摄)
云水谣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的就有53座,除了有怀远楼、和贵楼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姿态万千、别具一格。
以上这些景点都是南靖土楼开发比较成熟的线路。如果你还没有去过,那就赶快行动吧,非常值得一看。
申遗成功10年来,南靖县致力于土楼保护性开发,无论是景区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还是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了10多倍。在保护土楼人文景观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既服务游客又普惠民生。楼民也在享受“土楼旅游热”红利中,自觉地树立起“主人翁”意识。
申遗成功10年来,南靖土楼成为漳州乃至福建的王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南靖土楼接待游客450万人次,比2008年的35万人次增长了约1130%;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比2008年的2000多万元增长了约1236%;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7481元提高到2017年的24713元。
申遗成功10年来,“福建土楼”日新月异。绿树蓝天、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每一位到此的游客不仅能观光休闲,还能探寻心灵的故土。当地村民也早已与土楼同呼吸、共命运。
(http://.shtml)
- 上一篇:福建晋江:12支国内高校足球队角逐绿茵场[ 08-20 ]
- 下一篇: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精准使用加强监管 提高扶贫项目资金…[ 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