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清风行动擦亮“清新福建”名片
因“红包炸弹”“黄金新娘”“豪华葬礼”而“结不起婚”“死不起人”的情况销声匿迹了;因爱面子、“打肿脸充胖子”而大操大办“普度宴”“祝寿宴”“佛祖生日宴”的明显减少了;“博饼热”“带彩赌博”等也失去往日魔力……一年来,在福建各地,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广大群众如释重负,纷纷点赞:“移风易俗,是党委、政府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实事!”
令人欣喜的变化,源于该省一场上下齐抓、声势浩大的移风易俗“清风行动”。在这场行动中,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找准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严明的纪律为先导,护航移风易俗。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整治,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民俗俭办的良好风气成了“清新福建”一张亮丽而又温馨的名片。
福建省光泽县纪委监委“搭乘”党员志愿服务“便车”,通过发放倡议书、宣传品、党员干部违规大操大办典型案例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移风易俗,培育勤俭节约新风尚。图为4月21日,该县鸾凤乡纪委干部在党员志愿活动中,向过往党员干部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宣传资料。陈传明 摄
“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
“红白喜事发‘红包’一去不复返了。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村67场红白喜事,没有人发过一分钱!”谈起移风易俗的成果,福州市长乐区金峰镇凤洋村党支部书记周建飞算了一笔负担账,一年下来村民节省的开销不下百万。
这一可喜的变化,还得从一封信访件说起。2016年12月,福建省纪委接到一封群众来信,反映长乐区存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滥发礼金的不良风气问题。省纪委立即要求基层党委、纪委回应群众关切,综合施策、动真碰硬、深抓实做,打赢整治攻坚战、持久战。
于是,一场从福州长乐起步、从党员干部抓起的移风易俗“清风行动”迅速在全省拉开。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纷纷行动。南平市建立党员干部婚丧喜庆报告制度;龙岩市明令禁止请客铺张及收送礼金等8个方面33种行为;厦门市同安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福州市连江县利用微信公众号“海连江”每月公示处级、科级领导干部操办和出席婚丧喜庆活动情况……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对党员干部违规大操大办红白喜事行为果断“亮剑”。2017年,全省共查处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问题65起,处理7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5人,追责问责相关领导干部12人。
“本来怕没请客有失‘面子’,结果花了一笔不小的积蓄,换了个处分,成为左邻右舍的笑料,真的一点‘面子’都没了。”谈起去年4月因给儿子大操大办生日宴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南安市官桥镇金庄社区党支部委员、居委会副主任柯蓉芳至今懊悔不已。
公开承诺、主动报告、“约法三章”、严厉查处……一系列务实有力的整治举措,激发了“头雁效应”,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得到广大群众的响应。
“现在简办婚礼已经成为一种新风,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不是党员干部而坏了规矩。”前不久,给女儿张罗婚礼的福鼎市磻溪镇油坑村老郭如是说。
老百姓成了最大受益者
长如巨龙的豪车迎亲队、金光闪闪的美丽新娘、宾朋满座的婚礼现场……这是许多外人对石狮市“富豪”婚嫁的印象。然而,某企业年轻CEO王炜煌的婚礼现场,新娘既没炫嫁妆也没穿金戴银,桌上摆的都是普通菜肴和酒水,宴请嘉宾的数量也不多。
“我们走的是‘清新’路线,婚宴节省下来的10万元捐给‘育苗助学工程’。”王炜煌说,这是他与爱人最好的结婚纪念。
王炜煌的做法不是个例。如今,在八闽大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一些家境殷实的普通民众简办或者不办红白喜事,将节约下来的钱款捐资做公益,已成为新时尚。
泉州市丰泽区民营企业家施世铨将准备给长子办婚礼酒席的钱款节省下来,向丰泽区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用于支持本地的慈善事业;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村干部吴金程在爷爷、奶奶过世时,将简办省下来的100万元捐给村里的敬老院……
“以前是大操大办要‘面子’,现在是不比排场比贡献、不比嫁妆比公益,这才是真正有‘面子’。”福建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社会各界捐赠的善款逐年增加,与移风易俗的深入开展有很大的关系。
不仅如此,一些贫困户也成为移风易俗最直接的受益者。
“移风易俗真是好,移掉了我们这些贫困户的烦恼。”谈起安溪县虎邱镇罗岩村从2017年起取消举办“佛祖生日宴”的老规矩,2016年底刚摘掉“贫困帽”的林双木开心不已。他告诉记者,像他这种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一场“佛祖生日宴”办下来,也得花个三五千元。“现在好了,再也不用为了撑‘场面’而犯愁了。”
移风易俗带来的人际关系净化,也让一些贫困户摆脱了“人情债”枷锁。
“现在我一年下来用于人情往来的开支节省了近2000元。”平和县安厚镇龙门村贫困户赖向荣说,“多亏了政府倡导的移风易俗活动,亲朋好友的红白喜事不仅办得简简单单,而且都不收礼了。”
福建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奢靡的婚丧嫁娶之风,也是贫困群众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在推进精准脱贫的攻坚拔寨阶段,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开展,让贫困户不再遭受人情往来、传统陋俗的“绑架”,无疑为精准脱贫增加了一注“砝码”。
风化习俗节源流,婚丧简办做公益。这“一减一增”,说到底,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
以点带面风化俗成
在总结长乐经验的基础上,福建省纪委积极推动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在全省深化拓展。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确保歪风陋俗不反弹、不回潮,既要靠治标,更要靠治本,通过建章立制、立规明矩,形成长效机制。”2017年9月21日,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座谈会上,省纪委对巩固移风易俗整治成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福州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刘碧强副教授认为,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移风易俗正是找准了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的契合点,是把纠正“四风”引向深入的有力途径。
“陋习的顽固性,决定了移风易俗需要长久的坚持和耐心的整治。移风易俗是陋习和新风之间的博弈,必须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样,常抓不懈,使新风渐长、陋习消减。”刘碧强表示。
记者在福建各地采访发现,对党员干部讲“纪”,向普通群众说“理”,福建省采取疏堵结合,抓住党员干部、企业家这“两个顶尖”,引导好普通群众这个“中坚群体”,无疑是找到了一把移风易俗的“金钥匙”。
为巩固移风易俗成果,福建各地积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据了解,全省80%以上的村(社区)修订了《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融入其中,“全民参与、自我约束”渐成气候。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纪律要求。泉州市重新修订《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暂行规定》;厦门针对中秋传统“博饼”习俗,提出严禁公款“博饼”等“十条禁令”;莆田市北岸开发区制定出台《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嫁喜庆等事宜“六带头六严禁”》……
一些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纷纷修订行业自律章程,用章程刹住行业内部的歪风陋习。
2017年12月,中央作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批示后,福建省纪委把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四风”问题整治的重要内容,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刻不松、半步不让,严防歪风陋习、不良习气反弹复燃。
党风政风连着社风民风。把移风易俗往深里抓、实里做,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一种共识、一种自觉,“清新福建”这张名片将越擦越亮,滋润着八闽儿女的心田。(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陈金来 通讯员 陈宝福)
(中国纪检监察报)
- 上一篇:厦门鼓励外商投资助力产业发展 奖励力度全国居前[ 04-25 ]
- 下一篇:福州今年将再建19个电动汽车城市充电站[ 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