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邱少云战友:就算看到邱少云被大火烧 也不能擅动

2018
07/30
10:35
新浪新闻
图为邱少云当年送给陈大权的留念照片。图为邱少云当年送给陈大权的留念照片。

  分别时互赠照片

  1952年初,陈大权老人曾和邱少云同在一个班一个多月。

  陈大权老人回忆说:“邱少云的个子比我高一个脑袋,身体比我壮实。我们班的战友来自贵州、四川、云南、湖南、甘肃等地。部队每天都要进行学习和训练,训练非常艰苦,训练之余,大家都抓紧时间休息,所以战友之间交往不多。”

  虽然时间短,但两个远在异国他乡的战士,一个来自四川,一个来自贵州,相邻的省份,相同的乡音,相通的习俗,又有极其相似的人生经历,家乡情结让他们多了一份特殊感情。

  每天除了学习,就是训练。主要是训练如何消灭敌人,如何保存自己,战友间平常交谈的也是军事技能。一个多月后,邱少云调到侦察连,陈大权调到机枪连。

  分别时,邱少云赠送了一张半身免冠照片给陈大权,陈大权也送了照片给邱少云。邱少云在他的照片背后签名题字,但陈大权不识字,是请邱少云替自己在照片背后写的名字。

  陈大权老人回忆说,志愿军军纪非常严明,平常战友之间互相以同志称呼,集合点名时才喊名字。所以,除了同一个班的战友,最多知道同一个排的战友姓名,其他事情就不知道了。同一个班的战友,关系密切的,分别时都会互相赠送一张照片、一块毛巾表示纪念。

  从1951年11月入朝到1956年4月回国,陈大权收到的战友赠送的照片,至今保存完好的有12张。据老人回忆,分别是邱少云、周炳清、晏起元、何华龙、萧呻富、阳德才、张道才、郭新全、熊义悔、丁怀春……

  有的照片背面没有签名,老人已经无法回忆哪张照片是谁了。

  有报道称,邱少云生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后来的图片和雕塑,都是参照他三弟、四弟的样子设计的(据《唯一在世弟弟回忆邱少云:他说会带着光荣花回来的》一文)。另据《87岁抗美援朝老兵保留邱少云亲赠照片》一文报道:邱少云的战友郑时聪保存了一张邱少云的照片。据报道称,郑时聪在老家排行老三,人们都喊他“三哥”。所以照片背后的题字“赠三哥”三字,这张照片曾在志愿军博物馆公开展出。但这张照片提供的信息量实在有限。而陈大权老人珍藏的照片背后有钢笔字题字:“赠给亲爱的陈大权同志为留念,战友邱少云。1952.2.19。”

  陈大权老人介绍,这张照片为邱少云亲笔题赠。

  “赠”“亲”“权”“为”四个字为繁体字,书写流畅。其他字为简体字,和当时存在繁简混用的现象基本一致。

  陈大权老人珍藏的12张战友照片中,有7张别有钢笔,有的别一支,有的两支,有的甚至别了三支。

  照片上身穿军装的邱少云年轻帅气,精神抖擞,浓眉大眼,神情坚定,留着偏分头式,左上衣袋别着两支钢笔。

  陈大权回忆,枪林弹雨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风气非常浓厚,上甘岭战役结束后,部队组织扫盲,他就是那时候集中学习过半年,从汉语拼音开始,学习识字写字,现在可以认识一些汉字,就是那时学习的。

  陈大权老人一直把自己和邱少云的友谊以及自己的英雄经历珍藏在心里,始终过着简单平淡的生活,直到2016年1月30日,桐梓县公安局木瓜派出所所长王飞陪同遵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市公安局交管局局长石晓洪到木瓜镇新坝村走访时,了解到陈大权的革命英雄事迹,陈大权老人才引起了社会关注。

  2017年春节前,重庆市邱少云纪念馆的同志闻讯找上门来时,看望慰问陈大权老人,聆听他讲述革命英雄故事。当邱少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提出收藏邱少云的照片时,老人没提任何要求,将自己珍藏了64年的邱少云照片转赠给了邱少云纪念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