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九 第一章 所有制
2010
01/18
15:29
《宁化县志》
宁化很早就有糕饼、酿酒、砖瓦、陶瓷、榨油等作坊,以及矿冶、造纸、纺织等手工业。
民国初,私营工业有铁炉、锅炉各1座。民国16年(1927年),城内南门下开办群力印刷厂,有石印机、8开机、16开机各1台。民国27年成立纸工同业工会和纸商公会,造纸作坊(纸槽)约300户,平均年产纸3万多担。民国34年,练平、马贻谦等人合资创办民生工厂特种股份有限公司,设碾米、化学、榨油、印刷、营业六部,资金约500万元,邀集民商合股筹足(每股5万元),因股金有限,半年后停办。40年代末,城关有罗姓一家开业生产肥皂,阴氏等合办袜子厂。1949年,有一家私营碾米厂,年产值18.6万元。此外,均为手工业。
据1952年调查,全县手工业共有549家(其中食品业76家,织布制鞋业6家,竹木制品业102家,金属制品业56家,文化用品业256家,化学工业1家,日用杂品业6家,修理业2家,其他手工业44家)。从1953年起,人民政府通过经销、代销、加工订货等方式把轻工业、手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5年私营工业仅有3家,年产值5.28万元。1958年“公社化”运动后,私营工业几近于销声匿迹。1980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私营工业才重新发展起来,家庭手工业大量出现。迄1985年,私营工业总产值达到300.3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1987年私营工业总产值926.3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8.17%。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伍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