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一章 人口变动
一、自然流动
晋末、唐末、宋末,中原汉人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南迁,进入福建的一部分人首先来到宁化石碧。据查阅族谱了解,自东汉永平元年(58年)至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有100多个姓氏的客家人迁入宁化定居,他们繁衍数代之后,由于战乱或主客矛盾以及聚居太密等原因,又陆续外迁,从宁化迁出的大致方向是长汀、上杭、永定各县。而后逐渐南迁广东的梅县地区,并发展到广西、四川、湖南,以及香港、台湾,至今已遍及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据已收集到的资料表明,现定居国内外的客家人,其祖先(多称始祖)至少有60个姓氏是由宁化石碧(当时称“石壁”)等地迁出的,它们是:邓、巫、罗、刁、沈、林、姚、汤、卢、缪、蓝、温、刘、薛、李、吴、张、徐、赖、谢、廖、曾、孙、甘、周、陈、范、戴、黎、邱、傅、江、梁、蔡、魏、钟、洪、黄、伍、侯、邬、萧、杜、白、官、袁、雷、詹、严、龚、方、管、何、朱、郭、杨、卜、古,以及梅县新杨(原姓林,迁到梅县半径村后改姓杨)等姓氏。
民国29年(1940年)前后,沦陷区难民有2000余人流迁宁化。后有浙江籍养路工人200多人,由永安等县流入宁化定居。
1960年,因粮食大减产,全县迁往外县人口达9070人,尤以西乡为甚,部分农民流往江西省石城、宁都、广昌等县,后经政府派人规劝,大部陆续回归。
本县西乡(主要禾口、淮土2乡)人多地少,部分农民搬迁到安乐乡的陈坊、泉上镇的新军、湖村乡的石洞峡、邓坊村以及水茜乡的杨城等地。还有一小部分流迁到清流、建宁等县。
二、计划流动
1964~1966年,省人民政府先后动员仙游、莆田、南安、晋江等沿海地区的居民、农民,迁移本县定居,开发和建设山区。在泉上、湖村、安远、水茜、中沙、横锁、安乐、曹坊、城关等公社共安置1760户、6993人。当时国家对这批移民每人每月给予生活补贴,随后令其自谋生计。“文化大革命”后,绝大部分已倒流回原籍或他迁。
1965年,由南安县动员200名知识青年(称“志愿兵”)来宁化支援山区建设,由所在生产队量才安排他们担任民办教师或生产队会计等工作。后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除个别在本县成家、就业外,绝大部分转回原籍。同年,一批归侨由国家安排在本县湖村、泉上定居,组建华侨农场,计人口2943人,其中湖村997人(内印尼归侨561人,越南归侨359人,缅甸、新加坡等归侨77人);泉上1946人(内印尼归侨679人,缅甸、新加坡归侨659人)。除个别重新申请出国外,绝大部份定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