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二 第一章 地 质

2010
01/11
17:04
《宁化县志》

九、白垩系 (K)

  

  主要分布于芒东桥至岩前、井背至岭下两个北东向长条带及西南部禾口附近,禾口盆地以北亦有零星出露,为一套陆相红色火山喷发沉积及陆屑建造,由下统石帽山群(K1sh)与禾口组(K1n)、上统沙县组(K2s)、赤石群(K2ch)组成。

 

  石帽山群(K1sh)  仅分布于东北部杨坊至安远及五坊以东两地,为一套红色陆相一火山喷发建造,不整合于坂头组及其他老地层之上。厚度大于319米,出露面积17平方公里。

 

  禾口组(K1h)  仅见于禾口盆地,厚2521.6米,它是石帽山组的同期异相产物,出露面积135平方公里。

 

  沙县组(K2S)  境内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分布于禾口、安远、水茜等盆地中,均为红色陆相碎屑堆积,厚度大于886.2米,出露面积105平方公里。

 

  赤石群(K2ch)  分布同于沙县组,境内主要见于水茜盆地,为单向迁移盆地,属干燥炎热陆相堆积,与沙县组为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厚度大于1903.0米,出露面积32平方公里。

 

十、第三系 (N)

  

县境内分布于延祥、下埠村两地,只发育上第三系的佛昙群(Nft),与下覆地层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126米,出露面积10平方公里。

 

十一、第四系 (Q)

  

  主要出露于县城城关、邓坊、泉上等地现代河床两侧,一般宽300700米,最宽达1公里,组成Ⅰ、Ⅱ级阶地,部分可见Ⅲ级阶地,高出河床530米,I、Ⅱ级阶地二元结构明显,由下部的砾石、砂,上部的砂土、粘土组成,成份受基岩控制,厚度大于5米,出露面积30平方公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