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党员之家”
宁化县直机关工委实行党员“亲情化”管理
亲情是人类固有的一种情感,它以客观物质世界对认识主体主观心理世界的满足程度为基础,进而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宁化县直机关工委坚持以人为本,将亲情融入党员管理之中,在管理制度化的基础上予以亲情化,努力构建基层党组织“党员之家”,提高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实效。主要做法是:
1、完善党内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进一步规范党内选举制度和党的会议表决方式,试行公推直选,使党组织班子成员选举工作真正体现多数党员的意志,保障党员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组织党代表开展督查调研等活动,列席基层党委会议,对党内事务进行听证,保障党代表对党内重大事务的咨询权、监督权;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对党组织的重大决策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完善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讨论党内事务,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研究党内有关工作;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建立“一定三评三落实”制度,即党组织对党员制定目标任务,采取“月点评、季小评、年总评”办法,对党员党性和工作情况作定期分析,确保目标任务的责任落实、进度落实、奖惩落实。通过制度化建设,使党内民主日趋“精细化”。
2、创设服务平台,促进党员事业发展。一是创设教育服务平台。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学习机制,改进学习方式方法,开设了“周末课堂”和“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平台,抓好党员教育培训;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开展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二是创设实践服务平台。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县“五大战役”、重大项目、驻村挂点、重要活动等中心工作;针对党员工作实际,举办相关业务和技能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情系党员,热心帮助解决生产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党员业务工作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创设发展服务平台。一方面,每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严把党员“入口关”,并通过《条例》的贯彻落实,理顺机关党组织关系,保障党员政治权利,提高党务干部待遇,为党员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对优秀的党员和党务干部有重点地给予推荐、选拔和使用,促进党员成长成才。近年来,县直机关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明显增多,一大批优秀的党员和党务干部得到重用或提拔。
3、搭建展示舞台,发挥党员先进作用。一是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近年来,宁化县直机关工委坚持做到“一年一主题,年年有创新”,通过推行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开展“对标找差距、赶超争先进”活动、创建“群众满意的服务品牌”工作、推进“1263”机制建设、实行党员“目标管理”、对党员进行“亮岗履职”、设立“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示范岗”等载体,促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二是激励党员创先争优。转变党员以往“见荣誉就让”的思想观念,鼓励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在干事创业中模范带头。在完善考评体系的基础上,县直机关工委每年以及县委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满足党员在荣誉上的追求。近年来,在县直机关评选的优秀公务员、劳动模范等各类先进中,党员都占80%以上,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三是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每年“七一”期间,宁化县直机关工委对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典型事迹,通过党报党刊、有线电视、网络媒体等进行集中报道、广泛宣传,在党员中树立学习榜样,形成“崇尚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4、建立访谈机制,关心党员日常生活。一是思想上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活动,通过建立“五必谈”制度,即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升迁时,各级党组织与党员进行谈话、谈心,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生活中关心。按照党组织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党员“五必访”制度,即逢年过节、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所在党组织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形成了“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惦、病时有人探、终时有人送”的人文关怀局面。三是精神上关爱。把党员的入党日作为党员的“政治生日”,以党支部为单位,统一建立党员“政治生日”档案,在党员入党纪念日的时候,通过多种形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体现党组织的关心。
5、坚持扶危济困,关爱特殊党员群体。一是定期慰问特殊党员群体。机关各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动态的离退休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或患重病党员档案,每年春节、“七一”前后和重阳节等重要节庆日,集中进行走访慰问,并采取在职党员与特殊党员群体挂钩联系的办法,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及时给予人文关怀,并形成制度坚持下来。二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结合党建“三级联创”工作,组织机关党组织与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开展以“帮扶生活困难群众、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帮扶两服务”活动,引导县直机关党员干部与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结对子、交朋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通过党费补贴、党员干部捐助等多种形式,积极为特殊党员群体筹集帮扶资金;另一方面,要求县直机关各单位将“亲情化”管理的所需费用作为党建经费的一部分,按党员数的一定比例,纳入所在单位行政经费预算,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实行党员“亲情化”管理,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效应:
1、党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核心力量。在“亲情化”管理中,各级党组织积极引导、创设载体、创优途径,为党员健康成长搭建服务平台,既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又体现对党员的尊重关爱。通过“亲情化”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党员的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和政治荣誉感,党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项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
2、党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组织战斗力源于凝聚力,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亲和力和向心力,来自于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行“亲情化”管理,通过党内的激励、关怀和帮扶等措施,将亲情融入管理之中,构建党组织“党员之家”,使党员更加感受到来自组织“家”般的温暖,增强了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在整体上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党内和谐氛围更加浓厚。实现党内和谐是党的本质属性的要求。实行党员“亲情化”管理,体现了党组织对其成员的尊重,展现了党内同志间的真情和友爱,在党内营造了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无疑这种党内的和谐必将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同时,通过“亲情化”管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有效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增强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与美誉度,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4、党建工作活力充分显现。“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实行党员“亲情化”管理,坚持一手抓事业发展,一手抓人的发展,引导党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增强了党员“走前头”、“作表率”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力量,机关党建在“亲情化”管理中孕育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发表于省刊《党的生活》2013年第11期,作者为宁化县直机关党工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