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工业短板 夯实宁化跨越之基
宁化是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历来是经济发展的“短腿”。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产占比长期靠末,到2009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37.1:30.8:32.1,二产比重才首次突破30%。工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带动能力不强,2012年全县规模企业平均资产仅2530万元,年产值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仅28家,其中产值亿元企业只有6家。工业增长模式粗放,产业链条脆弱、配套不齐全。近年来,宁化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方针,围绕补齐短板,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致力探索内陆山区县工业强县之路,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1-8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84亿元,比增15.2%,增幅居全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54亿元,比增15.6%,居全市第3位;工业用电量1.27亿千瓦时,比增18.1%,居全市第3位。
一、做优平台,凸显洼地效应
加快构建工业发展的制高点,为工业发展聚集新优势。一是加快园区开发。努力打造专业分工、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工业发展平台。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开发”,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将华侨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扩大到30平方公里,下设城南工业园、特色食品加工园、生物产业园、精细化工园、等多个专业园区,目前已完成3平方公里开发,其中3个特色板块已初具规模。抓住省上加大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扶持力度的机遇,先行在城南工业园内规划2.2平方公里山海协作共建专业园区,重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着力拓宽投资渠道,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引进总投资5.4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BT项目,全面加快各专业园区开发,到2015年完成工业用地开发4500亩,建设标准工业厂房10.6万平方米,其中今年新增工业用地1500亩、建成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二是提升园区配套。持续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途经宁化的首条高速公路永宁高速2011年底已建成通车。抓住省道205线改建的契机,优化城区过境线路方案,将永宁高速城区互通至有色金属及机械加工产业园全线7公里道路按40米路宽、城市道路标准修建,今年新开工城区至莲塘食品加工园5.4公里道路改建项目,进一步拓宽县域工业资源和要素配置的渠道。下步,将积极争取浦建龙梅铁路早日开工建设,并将火车站点布局在城市东部,同步修建站前大道,促进园区与铁路实现最短距离对接,化转区位劣势,为工业后发创造条件。同时,加快园区用电配套项目建设,110千伏青塘变8月份投入运行,220千伏瓦庄变电站项目已纳入三明地区电网建设规划。
二、改善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调度,出台《宁化县经济运行调度办法》,县分管领导每季度带队开展项目现场办公,县重点办、效能办定期对工业项目进行督查,对推进不力的项目发出督查通报,限期推进。结合开展“四下基层”活动,探索零距离服务机制,及时化解企业发展难题。针对重点工业企业,认真落实“一企一策抓帮扶”,因企施治,提高帮扶工作实效。今年促成金亿电子公司与厦门LED促进中心、厦门宇金星电子有限公司实现高位嫁接,通过并购厦门宇金星电子有限公司,将其生产线搬迁至宁化并进行技改升级,项目9月份已实现投产,达产后年产5000万片LED应用产品,实现产值4.7亿元,成为省内中等规模LED生产厂家。二是提升效能。深入开展“增激情、鼓干劲、正风气”活动,认真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涉及多个部门评审事项均由开发区管委会统一提供全程服务。今年为金江钨业公司申报工信部钨锡锑行业准入,压缩办理时限近2/3,企业已成功列入第一批符合《钨锡锑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省内民营企业仅此一家。同时,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将园区内项目规划权由住建部门划归开发区管委会代为行使,有力地促进了园区项目审批提速。三是政策扶持。先后出台《破解当前企业困难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十条措施》、《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措施》、《贯彻落实促进工贸企业稳定增长措施的通知》系列政策,从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十三个方面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对工业企业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三税实行“即奖即征”,支持企业技改转型升级和扩大先进产能。上半年缓征、减免工业企业税费达1000余万元。大力实施葛藤人才行动,每年安排人才专项基金100万元,重奖行业领军创业团队、专业技术人才,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保障要素。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严格工业项目土地审批,拓展工业发展用地空间。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今年已完成1519亩用地、1160亩林地报批,大大超出市分配的全年指标。研究出台破解企业用工难题若干意见,从构筑就业服务平台、加强企业用工培训、优化企业用工环境,以及完善园区保障房、公共交通、生活娱乐等配套服务等方面出台组合拳,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留人难问题。进一步简化园区工业企业房产证办理手续,为6家企业解决了信贷无抵押物问题。新引进中国银行、成功村镇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小微企业应急贷款基金2000万元、融资担保风险补偿金135万元,增加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1300万元,县财政每年安排60万元奖励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引导资金向工业企业集聚。1-8月,全县工业企业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比增316%,各类金融贷款余额7.41亿元,比增150%。
三、主攻项目,培育壮大产业
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思路,着力抓好重大工业项目的引进、建设,做大做强有色金属加工、矿产加工、特色食品加工、轻纺服装鞋业和新兴产业等“4+1”产业,力争到201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主要措施:一是横向促进企业集聚,严格落实工业项目联审、预审制度,按照各园区专业分工布局项目,引导企业之间配套合作、集群发展,打造产业集聚区。二是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对现有工业产业集群进行修补和改造,弥补缺失环节。积极引导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促进企业产品由粗放型变为精细化名牌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条。近期主攻项目:(1)有色金属加工业,依托钨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实施行洛坑钨矿5000吨钨精矿扩能增产技改项目。在金江钨业第二条年产2500吨仲钨酸铵生产线9月份投产的基础上,年内开工新建蓝色氧化钨、硬质合金陶瓷加工生产线,延伸钨加工产业链;依托鑫宇金属公司无氧铜杆、铜丝等产业基础,新建通尔达年产500万米特种电线电缆、安荣铝业年产100万㎡建筑铝组合模板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延伸铜铝制品加工产业链。力争2015年有色金属加工业产值达50亿元。(2)矿产加工业,依托石灰石资源优势,加快实施总投资2.1亿元的鸿丰钙化物深加工项目,年产8万吨纳米碳酸钙生产线已于9月份投产。年内完成和兴5万吨纳米碳酸钙生产线扩建,开工联群年产56万吨钙化物生产项目;组建宁化稀土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三明稀土产业园分工协作,加快稀土资源开发。力争2015年矿产加工产值达20亿元。(3)特色食品加工业,用工业化理念创基地,依托基地建龙头,鼓励莲塘食品加工园已投产的宁花科技、扬晨食品、鑫鑫獭兔等项目达产扩销、提质增效,年内建成年产2万吨薏米系列产品生产线及年总产量650吨的3个茶叶加工项目,开工日产120吨河龙贡米产业化项目,力争2015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0亿元以上。(4)轻纺服装鞋业,在确保长宁纺织二期18万锭生产线年内投产、形成年30万锭纺纱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总投资2.9亿元,年产1600万㎡牛仔布、1.2万吨面纱的奔鹿牛仔布及配套纺纱项目,进一步壮大轻纺加工企业集群,到2015年实现产值15亿元。(5)新兴产业,抓住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以光伏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为主攻方向,重点推进金亿电子年产5000万只LED应用产品尽快达产,确保福特科年产5000万件精密光学元件生产项目年内投产,培育有地方特色的高科技企业集群,到2015年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
四、着力招商,持续增长后劲
一是舍得让利。对工业园区投资优惠政策进行修订完善,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系统性。出台引进工业大项目、好项目优惠政策,在城区规划260亩商住用地,对工业固投达到1.5亿元以上的工业大项目好项目,按“一千万一亩”配套商住用地开发,对固投超3亿元及每亩工业用地年纳税总额超20万元,配套商住面积再予相应奖励。目前,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成功引进奔鹿牛仔布及配套纺纱项目,此外,金亿电子、通尔达特种电线电缆、福特科精密光学元件等3个在建项目将追加投资、扩大产能。二是创新机制。积极组团参加“6.18”、“9.8”等各类招商活动,去年在福州召开宁化专场招商会,共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59.3亿元,其中13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在推广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县处级领导领衔工业招商,重点盯紧大集团大公司,针对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定向招商。今年以来,已多次组队前往厦门、晋江等地,与天守集团、安踏集团、厦钨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上市公司洽谈项目。8月份,这些集团公司已组成10余人考察团来宁对接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主动对接接沿海产业转移,积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小分队招商,在全县范围遴选一批优秀县管后备干部,分别派驻泉州、福州、厦门等地,并安排每人专门招商经费2-3万元/年,争取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上抢占先机、赢得发展。(本文发表于《决策参考》2013年第10期,作者为中共宁化县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