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速度”到“中国高度”——深圳经济特区创新发展纪实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新华社深圳10月7日电 题:从“深圳速度”到“中国高度”——深圳经济特区创新发展纪实

  开栏的话:

  这是对历史的回望——每一个城市的崛起,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唤起人们对“春天故事”的回忆与激动。

  这是对未来的展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书写新篇,生动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成就。

  从10月7日起,新华社开设“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专栏,集纳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篇章。

  新华社记者 孙飞

  南海之滨,改革创新大潮在这里不断喷涌。

  39年前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管理人口超2000万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崛起,印证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

  从“三天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起步,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与决心在这里宣示。

  从“1天51件发明专利”勇攀“中国高度”再出发,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在这里吹响。

  站在全新的时代方位,鹏城深圳高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改革史诗。

  制度创新,激发市场企业“生命力”

  70多岁的梁宪,至今仍清晰记得第一次来蛇口的感受。

  1979年7月,30多岁的梁宪从香港坐船第一次来到蛇口渔民码头,他作为交通部派往香港招商局工作的外派干部,与袁庚等人共同参与蛇口工业区的建设。“那时候的蛇口真可以说是穷乡僻壤,淡水只有两口井,经济发展硬件、软件的基础都很薄弱。”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建港填海的“开山炮”轰鸣炸响,迸发溢出的改革“营养”,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孵化为叱咤风云的中国企业巨头。

  在梁宪看来,这些企业之所以比较成功,“关键在于它们从一开始便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了股份制”。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蛇口提出实行股份制,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搞股份制改革时,“还给人异想天开的感觉,面临很大压力”。

  分居深圳南头半岛两侧的蛇口与前海,历史在这里交汇,创新在这里书写。

  “特区中的特区”前海,近5年每年平均诞生超过3万家企业,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超过300项,正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者。

  40多岁的货车司机徐军,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第一个尝试互联网银行贷款的人。当货车司机20多年,徐军平常在四川和广东之间“跑车”。

  “微众银行的贷款客户中,79%为大专及以下学历,超过600万人无人行征信记录,73%的贷款总成本低于100元。”站在微众银行控制中心,行长李南青指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用户数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目前,前海微众银行有效用户总数已经超过8000万人。

  欲引金凤凰,先栽梧桐林。

  从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成立等诸多“第一”,到近期的应届毕业生落户“秒批”、商事登记改革“三十证合一”、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深圳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一直在路上。

  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占全国四成以上。

  知识产权申请人好似“赛马”,但要想跑出好成绩,离不开好的“赛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成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创新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不断完善的“赛道”正激发“赛马”潜能。

  从销售额只有300多万元到百亿元数量级,大疆只用了几年时间。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大疆专利申请的爆发,以及对飞行器及部件、云台、数据传输及显示等方面进行的专利布局。

  “知识产权是区域创新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南山区科创局局长刘石明说,“只有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赛道’,才能创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责任编辑: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