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二十五 第二章 兵役
2010
04/14
09:30
《宁化县志》
8067
春秋时期的“羡卒”,唐代的“府兵”,宋代、元代、明代的“弓兵”或“守望”,清代的“续备”、“后备兵”,苏区时期的“赤卫队”、“少先队”,民国时期的“常备”、“自卫队兵”,解放后的民兵,其性质都相当于预备役。
解放后,宁化预备役工作于1956年底到1957年初开展,主要进行民兵与预备役合并的组织、登记工作,当年登记预备役军官14人、士兵7172人。1959年11月再次进行登记统计,全县有预备役军官103人、士兵16183人。1965年进行第三次登记统计,全县有预备役军官(分指挥、政治、技术、行政、军需、医务等6种类型)76人,预备役士兵43984人(其中退伍军人1181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未再进行这项工作。1980年12月恢复预备役登记统计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伍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