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二十一 第四章 妇女组织

2010
03/31
15:50
《宁化县志》

一、组织

19508月成立宁化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任由中共宁化县委副书记郑保经()兼任,同年10月城南镇成立民主妇女联合会。

  19518月县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64人,正式成立宁化县民主妇女联合会,郑保经任主任、岳光杰任副主任(),当年全县有7个区相继建立县妇联代办处,22个乡成立妇女代表会。

  1952年成立县保护妇女权益委员会。

  1954年,随着行政区划变动,区级妇联代办处增至12个,乡、镇妇代会增至162个。

  1957年,民主妇女联合会改名妇女联合会。

  1958年春,原区、乡妇女组织撤销,建立乡妇联委员会,由高级社妇代会主任组成,委员中选出乡妇联主任、副主任各1人,各乡设专职妇干1人。人民公社化后,各乡妇联改称公社妇联,村妇代会改称大队妇代会。全县有30个公社妇女联合会,79个大队妇代会,各设正、副主任。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县社妇女组织瘫痪。1968年,县妇联组织由群工组取代。1973年恢复县、社妇联组织。

  198011月成立县托幼领导小组。1982年成立县儿童、少年工作委员会。

  1984年体制改革,公社妇联改称乡()妇联,大队妇代会改称村妇代会。成立县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委员会,16个乡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县还成立法律顾问处,下有3个乡成立小组。同年623,成立县家教研究会,随后各乡镇成立分会。

1987年县、乡两级妇联有专职妇干28人,有214个村()委会建立妇代会。此外,还在妇女集中的乡镇企业单位成立16个妇代会,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也成立了妇代会。全县有妇代会主任、副主任、委员1399人。解放后先后召开过10次县妇女代表大会。

二、活动

解放后,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与男人享有平等权利,居于平等地位,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活动。

  1.政治生活方面

  解放后,妇女政治地位显著提高。迄1957年,计有农业高级社女副社长400余名,女共产党员155名,乡级女人民代表321人,妇女干部67人,女副乡长6人,县人大女代表10人。迄1960年有人民公社女社长14人,女队长390多人,党支部女书记3人。1977年有公社党委女书记1人。1978年有县委女常委2人、县委女委员4人,公社党委女副书记7人,县革委会女副组长3人,机关女副组长、副局长5人,县、社女干部24人。1985年有女副县长1人,县委女委员1人,县人大常委女委员1人,县党代会女代表占23%。局以上女干部10人,股以上女干部30人,村党支部正副女书记、村正副女主任、女委员166人。

  1987年县、乡两级党政换届选举后,有县委女委员3人,县委女常委1人,县人大常委女委员2人,县政协女委员14人,县党代会女代表占17.5%,县人大女代表占23.3%,副科局以上女干部11人,乡镇党委女委员5人,纪检会女委员7人,股级以上女干部35名,村女主任、党支部女委员、女村委198人。

  解放初,第六区妇女张发秀第一个报名参加民兵,带动一批青年妇女加入民兵组织,并参加剿匪战斗,被树为县剿匪模范。1951年春,参加农会的有女会员4714人,女委员725人,妇女中被评为积极分子有391人。在抗美援朝中,妇女捐献首饰品价值占总捐献数的2/3强。1961年统计,全县参加民兵训练的计有青年妇女4377人,基干女民兵11210(占总民兵数的54%),其中排以上女干部2643人。

 

[nextpage]

 

  2.经济建设方面

  1951年土改基本结束,全县涌现110个“姐妹团”,共574人。1958年,全县有40000多名妇女投入农业生产,开展“巧姐妹”活动,在不同战线上涌现“巧组妹”300多名,组织妇女犁田、插秧突击队320个。

  1974年方田首建“铁姑娘”耕山队后,全县妇女耕山队发展到51个、860人。

  1976年间,禾口公社拱桥大队妇女苦战84天,把20多米高的段尾山搬掉,共挖移土石27000立方米60亩山坡变成了良田。而后又干96天、49个晚上,搬掉土石43000多立方米,造出良田100亩。

  1980年后,随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妇女成为专业户、重点户的生力军。1981年,全县有43000多名妇女参加农业劳动,组成妇女突击队576个、3747人。1.9821985年全县9813个专业户、重点户中,以妇女为主经营的有2567户。19861987年全县有40372名妇女参加商品生产,占妇女劳力的80.9%1987年妇女在家庭经营中创产值716万元,比1984年增长5%;创牧业产值777万元,比1984年增长11%;创渔业产值236万元,比1984年增长93%。全县农村有11378名妇女投入“脱贫致富,增收百元”竞赛活动,有8927名妇女脱贫;妇女组织挂钩扶贫543户,有469户脱贫。

  妇女在乡镇企业、家庭工业中亦成为生力军。1985年,全县乡镇企业女干部、女职工5359人,占企业总劳力的50%1987年,在199个乡镇企业中,以妇女为主的企业有39个,女劳力占乡镇企业总劳力60%以上。宁化羽绒厂女工占80%。翠江五金日杂厂全厂28名女职工(残疾人占30.4%),另有厂外女工70多名,他们不畏艰难,努力开创新产品,革新生产工艺,生产的鸡毛扫帚打入国际市场,远销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3,文化教育方面

  19851987年,县、乡妇联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94期,受训8700人。1986年组织30名农村妇女骨干到福州、厦门参观学习。在全县242所文化技术夜校中,有7460名妇女参加学习。小学女生入学率达95%,巩固率逐年提高。从学校到机关、厂矿、农村深入开展妇女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和争当“女状元”活动。1987年召开演讲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72场,69人登台演讲、报告,受教育妇女3万多人次。各行业涌现出创全县一流成绩的“女状元”33名,女能手41人。全县有16190名妇女参加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全县有35个村树立不嫁文盲女的新风尚。

  19851987年,县儿童少年工作委员会协调社会力量为儿童办好事、实事,捐款捐物达42375元。

  1980年成立县托幼领导小组后,托幼工作得以不断发展。泉上、湖村先后建立中心幼儿园。县新建实验幼儿园于1985年落成开学,1986年妇联发动社会捐款1万多元为该园购置一套中型玩具。是年增办个体托幼班4个。1987年,全县开办幼儿班231个,入园率45.92%,比上年提高了14%,城镇开办托儿所27个,入托率38.5%。是年全县共有保教工作者303名。

  198566第一所家长学校在实验小学诞生。1987年评出先进家长学校5所,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个、优秀家教工作者3名、家教积极分子9名。随后全县家长学校发展到92所,有5007人参加学习。1985年县儿童少年工作委员会表彰好家长32人。1986年全国妇联《妇女工作》第六期刊登了本县创办家长学校的经验。1987年县实验小学家长学校被评为省先进家长学校,积极上家长学校的张瑞江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合格家长”。

  19791985年本县妇女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的4(禾口张进女、城关巫学珠、泉上陈风招、饮服公司曹安秀),省“三八”红旗手的6人,地区“三八”红旗手的13人。全县评出省、地、县“三八”红旗集体229个,全国“五好”家庭3(治平乡李月子、城关乡赖新发、曹坊乡徐六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伍传杰】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