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网红”景点为何频频“见光死”

2018
05/04
14:50
人民网
原标题:“网红”景点为何频频“见光死”

  坐“开往春天的列车”穿行漫山花海、去洪崖洞体验现实版《千与千寻》、到“爱情隧道”秀把恩爱……这个“五一”假期,去网红景点“打卡”成了热门之选。可是,不少人乘兴而去,却败兴而归,最后大呼“被骗”。因为,众景点不仅人满为患,且许多地方的景致与网传照片相去甚远。

  不知从何时起,网红风刮到了旅游圈。这些“网红”景点,一开始籍籍无名,但贴上花样标签后,似乎便有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气质。不排除其中有些景点确实别有韵味,但更多的爆款景点则纯属滤镜下的“看上去很美”。它们之中,有的徒有噱头,热衷于炒作“最小山峰”“最美小镇”“最美栈道”,结果费劲寻觅过去一看,不过平平无奇;有的专注蹭热点,小“西藏”、北“婺源”、东“青海湖”等屡屡曝出,但现实差距却远远不止“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对比;还有的独辟蹊径,以“不得不去的冷门美景”等激起大众探寻“新大陆”的冲动,但事实是那儿真的“很荒”,基础设施一应俱无……风起潮来,网红景点大有挤爆、炒糊的节奏。

  “网红”套路深,莫要太当真。看看那些爆红又爆冷的景点,大部分运行逻辑与其他领域的“网红”别无二致:他们似乎认为,只要会P图、肯吆喝,一棵歪脖树也都包装出“枯藤老树”的诗意。“照骗”之下,真实的服务管理远远不如P图修片认真,招待热情远远不如给网友“种草”积极。诚然,挖掘身边美景并予以适当的推广,无可厚非,但心思全用在推广上,那就是舍本逐末,最终也必如众多网红一样,难逃“见光死”的命运。即便个别景点成为“网红”纯属网友的“无心插柳”,但面对突然蜂拥而至的游客,他们也是一脸懵。没有相应设施,不具备接待能力,连维护秩序的成本都捉襟见肘,自然而然很快也“失宠”了。

  “本想玩一把小众,却不小心又从了众”——追捧“网红”景点的尴尬,折射出旅游市场之虚。它用一种直白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一个景点发展成熟,决不能仅仅依靠营销和宣传,而必须让后续服务和管理都跟上。更重要的是,它再次提醒了当下的旅游市场供需匹配问题。这些年,中国旅游需求呈现井喷,但反观旅游市场,一是盛景虽有,但游览模式几乎是“人从众”,处处摩肩接踵;二是游客需求已经多样化,有人好古、有人求静、有人喜雅,但大部分景区服务还在套同一个“模板”。正因此,跳出“网红”景点的坑,需要游客擦亮双眼,但解决的根本之策还在于相关部门和经营主体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不断拓展旅游市场挖掘出更大潜力。

  循美而去探寻芳踪,乃天性使然。看透网红景点的“假”与“真”,重视激增的旅游诉求,这是网红景点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作者:】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

  • 夜游云南!就到这几个地方!!

    夜游云南!就到这几个地方!!

  • 广西南宁:李花盛开引客来

    广西南宁:李花盛开引客来

  • 冰墩墩的原型!重庆动物园看冰墩墩“重庆分墩”

    冰墩墩的原型!重庆动物园看冰墩墩“重庆分墩”

  • 莫斯科的冬夜,宛如童话世界!

    莫斯科的冬夜,宛如童话世界!

  • 广东"最奢华"的烂尾楼,已静躺二十四个春秋,未来将何去何从

    广东"最奢华"的烂尾楼,已静躺二十四个春秋,未来将何去何从

  • 探访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探访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15580人民网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