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苏轼的杭州情结
讲给小学生听的苏东坡
把这两位传奇般的人物联系到一起的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杭州——这两位大家都曾担任过杭州的市长。
白居易是杭州人心目中的好市长,主持疏浚六井,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修白公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离任前,他还将自己俸禄的大部分留存官库,作为疏浚西湖的固定基金。
苏轼呢?他在榜样白居易的精神引领下,在杭州也做了这么几件大事:清理运河的淤泥;新建两个新水库,用陶瓷管代替以前的竹子管道,让杭州居民家家都有淡水吃,解决了杭州人吃水的问题;第三件事,清理西湖,苏东坡第一次来杭州时,西湖上杂草丛生,淤泥阻塞的面积已经有十分之三,第二次来杭州,西湖上的淤塞已经有一半了。苏东坡和工人费时4个月,将西湖的杂草淤泥清理干净。还让居民在西湖种菱角,从而发挥了西湖的食用价值。第四件事:筑造苏堤,把清理出来的草和淤泥在湖面筑起一道长提,这样既解决了垃圾的问题,又缩短了湖岸南北之间的距离,更留给后世一道杨柳莺莺、风景如画的苏堤。不难看出,苏轼也如白居易一样执政为民,他们的理念,他们的行动是多么的一致,都为西湖今天的美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此外,苏东坡因为两次到杭州为官,还赈济了灾民,建立了医院,把他和王朝云发明的美食东坡肉传遍了杭州的千家万户。在宋朝,杭州因西湖之水而成为北宋规模空前的城邦,跃居当时全国第一大城市。
说起美丽的西湖,三潭印月也是因苏东坡而起。当年苏东坡让居民在西湖种菱角,划分了一些区域,有些地方可以种,有些地方不能种。苏东坡就在西湖里修了三个石塔,塔以内的区域不能被菱角侵占,因为种菱角会形成淤泥,淤泥会再次阻塞西湖。明代的一位县令仿苏东坡把西湖的淤泥捞出来筑了一个环形堤,专门用来放生,又在湖中原苏轼建塔的附近,重新建了三个石塔。这就是“三潭印月”。
- 上一篇:除上海和苏州之外,这座城市的日本人在悄悄增加,网友:想干嘛?[ 04-28 ]
- 下一篇:五一小长假盘点:旅游消费旺盛 铁路客流持续高位[ 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