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部门篇】县农业农村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2
10/13
07:50
宁化县融媒体中心

宁化县是福建省原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淮土镇禾坑村是原省定贫困村,禾坑村的发展变化是宁化县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2014年,宁化县以淮土镇禾坑村为精准扶贫试点村,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在全国率先探索出“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推动精准扶贫到户、到村的体制机制创新,“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认可,助力三明市列入全国六个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


家住禾坑村的脱贫户廖永金真切感受到生活有了新变化。“我在村里做保洁员,也有在大棚基地帮忙干活,自家还种了点水稻。保洁员是20元一天,大棚基地是90元一天,种了些水稻自己吃。有工作了,收入多了,生活好过了。”廖永金笑呵呵地说。



2020年4月,宁化县退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4569户1296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宁化县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织密防止返贫网,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曾志晖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局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围绕“两米两茶一叶一稻种”等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率先探索出“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认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有效实现,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迈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实步伐。




宁化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福建省粮食主产县。十年来,宁化扛稳扛实粮食重任,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夯实粮食生产根基,提升粮食生产质效,深入实施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和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大力发展河龙贡米等特色农业产业,全县粮食生产保持了面积、单产、总产良好局面。全县共投资6.86亿元,实施高标农田建设项目90个,建设面积36万亩。2021年,全县粮食生产面积达47.83万亩、总产量17.74万吨。此外,宁化县水稻制种作已具规模,全县现有与种业企业对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企业15个,带动农户3000余户共1.6万多人,每年促进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2022年3月,宁化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跨入“国家队”行列。


“农”无“业”不富,核心是产业,关键是项目。十年来共引进福建省轩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宁化县新绿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福建省融胜禽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农业企业,累计完成投资8.7亿元。



发展品牌农业是提升农业产业和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效用标企业45家、46个产品。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4个产品(宁化米仁、孔坑茶、河龙贡米、宁化牛角椒),绿色食品有效有标13家企业23个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效有标24家企业26个产品。


为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宁化县紧紧围绕“两茶两米一叶一稻种”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积极谋划“宁化薏米、河龙贡米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项目申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实施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等产业发展项目,做优做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依托农村经济能人、专业能手、致富带头人,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05家、家庭农场589家,全国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23个,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4家。


张凌波摄


一村一落皆是景,美丽乡村入画来。近年来,宁化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化试点示范,推动点线面全面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准施策,打造了省级试点示范村10个、县级试点示范村18个、省级实绩突出村2个。依托示范村区位优势,充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特色产业资源,打造了全长38公里的“红色故里·产业振兴”市级乡村振兴重点示范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县农业农村局将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乡村建设理念,持续深化“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推动“五个美丽”创建活动走深走实,实施乡村振兴“六个一”工程,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农村,用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动宁化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 张煌鹏 雷露微 见习记者 黄晓强 通讯员 张丽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张煌鹏 雷露微 见习记者 黄晓强 通讯员 张丽勍】 【责任编辑:张惠川】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