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好特色牌,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
东南网12月16日(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我国首批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其中包括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北农业大学和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圣泽901”。自此,福建拥有了第一个自主培育并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新品种。
科技赋能,福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具备了更强大的“硬核”实力。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生态禀赋优越,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打好特色牌,写好特色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期间,福建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食用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农产品供需仍然存在总量和质量上的结构性失衡,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精品不足,大路货产品比重大,高附加值、‘高颜值’的产品偏少。”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同时,福建农业还存在一产比重较大,二、三产业规模偏小等短板。
“十四五”开局之年,福建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今年年初,我省出台《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将建设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强镇、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3212”工程背后,是福建着力构建“圈”状发展格局的乡村产业发展思路:集中资金资源,解决好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点线面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眼下,福建特色现代农业“圈”状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全省累计创建2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形成农业特色产业百亿强县9个、十亿强镇79个、亿元强村146个。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今年,我省实施新一轮种业创新工程,开展优质、专用、绿色农作物和畜禽品种联合育种攻关。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相继问世,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不久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通知,确认了5个品种为2021年超级稻品种,其中包括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自主培育的“荃优212”。作为福建首个自主培育的中稻稻米品质达部颁一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的杂交水稻,“荃优212”具有生育期适中、米质优、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育成至今3年多时间,已累计推广面积达20多万亩。
今年以来,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全省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8.5%;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累计达237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72%;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全过程应用,建成国家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数字农业重点项目60个和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700个。
数据显示,全省农业农村保持稳中有进、稳定向好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61亿元、同比增长4.3%、两年平均增长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3元、同比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8.9%。
- 上一篇:《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提交一审[ 12-16 ]
- 下一篇:没有了!